小女孩一月3进派出所8进救助站咋让孩子不再离家出走?
昨日中午,在继父的强拉硬拽下,13岁的小兰才离开了派出所。“我想留在这里,这里很自由。”她说。
小女孩一月8次进救助站
7月2日晚,一辆消防车把一名小姑娘送到了经八路派出所门口:“小姑娘也不知道是哪里人,乱打119,你们帮她一下吧。”
就这样,小姑娘留在了派出所,困了,她就在派出所值班室睡一会儿。有时候,她在外面玩一天,晚上又回到派出所。
直到7月9日下午,她才说出了姑姑家的电话号码。“她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不到一个月,我们从派出所接她3回,从救助站接她8回!”女孩的姑姑接到民警电话后,非常生气。
原来,女孩姓兰,家住花园口镇,生父在她7岁时病故,母亲与继父3年前结合。今年5月,小兰辍了学。自此,她一不高兴,就离家出走,长则一周,短则三四天,她成了救助站和派出所的常客。
“谁能让孩子不再往外跑”
昨日上午,小兰的继父刘先生赶到派出所带她回家。
11时15分,好说歹说,小兰才跟着继父上了公交车。但继父一转身,她便跳下公交车,跑回派出所。
11时30分,父亲强行把她推进出租车,才算把她接回去。“她平时不吵也不闹,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跟她沟通。”小兰姑姑很担心她再次出走。
像小兰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12岁的小马就是其中一个。3年来,他已经离家流浪了30多次。
“谁能让孩子戒掉爱跑的坏毛病呢?”今年5月底,在小马又一次出走后,父亲老马请本报征集好点子。
给孩子建个“心中的家”
“小孩两三岁就开始懂事了,在小兰和小马这样的人群中,频频出现离家出走的情况,一点都不奇怪。”国家高级心理保健师李文中说,如果这时父母出现离异或亡故,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是终身的。一旦父爱和母爱不能两全,孩子将非常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浮躁、暴躁、孤僻和冷漠。
“他们先失去心中的家,就开始逃避现实的家。”李文中说,家长和学校都要加倍呵护这些特殊的孩子,不要让他们带着负面的性格因素进入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