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中平静地体验“调节”
调节结果:“没认识大妈,我不会失败”看守所里,赵大伟出奇地平静,他坦诚地讲述着一个高三学生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他说他现在的感觉是“无、体验”。人生的体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果体验变为“无”,那么“体验”本身的取向就出了问题。
许:你现在是怎么想的?现在,一切都发生过了。
赵:我认为没认识大妈,我不会失败。我用一个词:无,“顿号”,体验。也是这种原因使我很平静。
那时,因为我要出逃,我还有好多没体验呢,体验出逃。有一句话说:人少则明,多则祸。当你知道生命少的时候才能体验到生命的可贵。在我逃亡时,有一种感觉,生活是好的。但产生这种感觉后,我已经达到了逃亡的目的。在我逃亡中,我上了泰山,体验人生的真理。人生就是爬泰山,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顶。我站在300米的台阶上,停了5分钟,看看自己走的路,发出对受害者的忏悔。
我不管你相不相信迷信,我在南天门照了相,摆的姿势是拿着大妈的照片。我说:即使判我死刑,在南天门,我会永远守在那儿,不会让她去天堂。
许:谢谢你跟我谈话,我相信你说的话是基本真实的。
赵:把基本去掉。这也是第一次、惟一的一次敞开心扉的机会。
记者手记
谁“杀”了赵大伟?
一个19岁的年轻人,一名高三的男生,犯罪的过程已经明了,内心的隐秘主动暴露在阳光下,但是,谁读懂了他的心?赵大伟自称没有感情问题,待人真诚,也不沉迷网络游戏,只是从小以自我为中心长大。那么为什么赵大伟平时十分注重自我调节,控制自己,最终还会出现问题?他杀了女同学,是谁“杀”了他?
许建国认为,赵大伟寄居在伯父家,但伯父不等于父亲,伯母不等于母亲。新的环境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了。尽管他奉行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还不犯人。”,但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讲,忍耐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永远做到“不犯人”。再加上环境等的变换,生活中又遇到在他看来是极不公平的待遇,对他的人格有污辱。所有这一切已突破了他的心理承受底线。于是他产生了报复心理,而且是极端化的报复心理。
“赵大伟能自我调节没有错,做法很好,错就错在他的自我调节出了问题。”许建国说,“他的自我调节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后来在西安学习的环境,已失去了他自我控制的可能性。况且,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又没得到客观上的理解、帮助、支持,甚至鼓励。自身没有能力调节好,客观上又得不到帮助,所以,他的自我调节总体上是失败的,不是成功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应对、引导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做出正确的自我调节?
许建国说,对待孩子,家长必须要领会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了解和理解”。家长不仅要对孩子的一般表现要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活动、潜在的心灵深处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要“画国画”,不要写意;而要“画素描”,要明了。
第二句话是“细心和耐心”。所谓耐心,就是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要有一个解决的过程,一朝一夕解决问题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危险?是因为父母可能做出一些不利孩子成长的事来。比如软暴力的有意无意的污辱。而现在的孩子与过去不同了,善于把扭曲的心理隐蔽起来。因此,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成长中的表现,又要非常耐心地加以引导和教育。
第三句话是“平等与尊重”。实际上,平等和尊重应该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素。哪个家庭能做到平等和尊重,哪个家庭的教育基本上就是成功的。孩子和父母平等了,对孩子是一种有效的释放,有什么都愿意与父母讲。
第四句话是“关爱与亲情”。隔代抚养的问题,能不隔代就不隔代,也不要寄养。隔代抚养,容易造成子女与父母的隔膜,与家长拉开距离。而未成年人又特别需要亲情、母爱、父爱。爷奶抚养无错,但无法替代母爱和父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