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5日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获悉,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短短几年内发展迅猛,并在全国互联网游戏出版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上海网络游戏销售收入约为24.5亿元(含在上海运营的外地企业),占全国的65%,比上年增长了35.4%。同时,上海实施民族网络游戏工程取得可喜成果,涌现出一批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喜爱的网络游戏,有的游戏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起步于2002年,当时网络游戏企业主要的经营方式是代理运营韩国等国的游戏。2004年,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上海的网络游戏企业积极实施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工程,走上了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
在自主研发过程中,一些企业尝试开发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网络游戏。如上海盛大网络2004年开发了网络游戏《学雷锋》,今年还将推出研发近一年的《学雷锋2》,使之成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系列绿色游戏之一。此外,他们还将推出大型教育类游戏《中华英雄谱》,以益智、互动的游戏让玩家学习英雄的事迹和精神。
自主研发的民族网络游戏还注重通过游戏传播知识。如游戏蜗牛潜心四年研发的《航海世纪》,围绕十六世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史,宣传了中国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游戏还原了世界各地的1000多种发现物、多种多样的贸易方式和金融体系,受到玩家好评。现在游戏已出口到韩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针对部分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象,上海游戏企业致力于“五分钟休闲游戏”的开发。这类游戏的特点是粘性更低(即不易沉迷)、玩家更广、单位游戏时间更短。上海市老龄委和扶老上网办公室等也采用这类游戏来丰富老年人的网络文化。
此外,网络游戏还融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使游戏远离“暴力”。如,上海润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超级乐者》、《超级舞者》等。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体育竞技类的游戏研发也在悄然升温,如沙滩排球、高尔夫等正在积极开发中。盛大网络的《疯狂赛车》、《功夫小子》已研发成功。
从学习、模仿阶段到自主研发,上海网络游戏的品种、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摆脱了单一的角色扮演类、打杀类,满足了不同人群和不同年龄玩家的需求。据了解,目前约有46款游戏在上海运营。其中进口游戏25款,占54.3%,自主研发游戏21款,占45.7%。从事网络游戏研发、运营的企业有57家企业,占全国48%。一个以中国民族游戏为主体、健康多样的上海网络游戏产业正在形成。(解放日报/记者姜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