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多年的“浸润”,人们对“凡进必考”这一公务员考录的首要原则已广泛认同,但事业单位大规模公开招聘才刚刚起步。
多年来,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的“入口乱”和“出口窄”问题,一直为人诟病。制度约束的缺失,导致进人的随意性较强;而正常退出机制和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又导致想出去的流不出、该出去的清不退,带来的结果是: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些不仅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影响其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着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因此,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走出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至少可以引来四股“活水”。
第一股“活水”,是“公招”有利于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的建立。事业单位要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就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平等条件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人才。通过“公招”,促进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克服进人信息不公开、程序不透明、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一句话,“公招”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二股“活水”,则是可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配置基础性的作用。事业单位人才、知识密集,是“第一资源”集中的领域。但其人事管理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成长和合理流动。我们知道,人才资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加快人才引进、使用的步子,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能力显现出来。公开公正、竞争择优正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这也是公开招聘的本旨所在。因此,“公招”是实现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公招”引来的第三股“活水”,便是加速引才用才良好氛围的形成。“公招”能吸引社会各类优秀人才参与竞争、展示才能,最后遴选出最适合的人才补充到岗位上。这就给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只要有才能,就会有舞台。这对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最后一股活水,是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除少部分行政支持类和社会公益类的单位外,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一部分,按市场规律运作。要适应这个转变,事业单位必须增强竞争力,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引才用才等新型用人机制的建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不仅能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素质,改变人员结构,更重要的是,能利用新进人才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改变其固有面貌,注入新鲜活力,加快内部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从而推动以人才为支撑的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提高。 (吴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