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敦煌绿洲萎缩生态恶化:五大原因加速沙化(图)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2:00: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敦煌绿洲萎缩生态恶化:五大原因加速沙化(图)

  沙进人退,敦煌绿洲日趋萎缩

敦煌绿洲萎缩生态恶化:五大原因加速沙化(图)

  在沙海中呻吟的胡杨树

  敦煌古称沙州。提起她,人们总会把她与飞天故事、绘画艺术、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但今天,敦煌却被常常与“死亡之海”罗布泊、楼兰古国相提并论,其直接原因就是日趋严重的沙化现象。敦煌土地沙化、绿洲萎缩的情况已引起各界关注,温家宝总理曾先后两次作出批示。然而,在无法引进水资源的情况下,现有的治理措施只能治标难以治本。面对水资源严重匮乏和每年新增2万亩沙化面积的现状,追忆楼兰古国和罗布泊的遭遇,世人忧心忡忡……

  月牙泉:昔日秀丽风光不再

  “鸣沙山下风景如画,月牙泉畔游人如织。”这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数千年来的写照。如今,月牙泉胜景虽然游人依旧,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盛况已今非昔比。

  7月17日上午,月牙泉风景区游人如织。记者发现导游小姐向游客介绍月牙泉的今昔变化,当游客了解到月牙泉的水位由40年前的8米下降到目前的1米多时,不少人发出叹息声。

  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沙山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广布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峰峦危峭、山脊如刃;这里,人乘沙流时发出类似鼓角之声,轻如丝竹,重若雷鸣,因“沙岭晴鸣”而得名。处于鸣沙山怀抱中的月牙泉,形成于晚更新世与全新世过渡时期,距今12000多年,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因其中长有“铁背鱼”、“七星草”等名贵鱼类和中草药而有“药泉”之称,清代始称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这对“孪生姐妹”以“沙泉共处、沙水共生”的独特奇观闻名于世。1994年1月,该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此后又有“4A级旅游单位”等诸多“光环”加身。

  如今,月牙泉盛况一去不返,水域面积已由40年前的22亩缩减到8亩,平均水深也由原来的8米下降到现在的1.1米,1999年甚至出现过湖底暴露的情况。与此同时,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也因沙漠化加剧难逃厄运,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世界文化遗产厄运当头。

  风沙:每年“吃掉”绿洲2万亩

  月牙泉的悲剧只是敦煌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敦煌正面临着最大的难题:土地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严重匮乏。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大漠腹地,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1400平方公里。敦煌年平均气温9.3℃,属典型的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近年来,敦煌绿洲植被严重退化、天然林锐减,外围湿地萎缩、沙化面积每年增加2万多亩。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作为敦煌“绿色屏障”的四大自然保护区及南山一带有天然林219万亩,胡杨林44万亩,但目前仅存天然林130多万亩,胡杨林14.4万亩,保护区大小22个湖泊、沼泽和水洼已不复存在。

  生态专家测算并断言,30年来,敦煌绿洲地下水位下降了近10米,再过50年,位于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西走廊大湿地——湾腰墩草场将完全干涸。

  寻根:五大原因加速沙化

  敦煌区域内的地表水主要有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党河及发源于祁连山西段托来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间的疏勒河。由于党河上游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实施“引党济红”工程,每年分水500万立方米,月牙泉治理回灌年用水600多万立方米,敦煌市人口和耕地面积急剧增加,造成党河断流。加之安西双塔水库、玉门昌马水库拦截了疏勒河水而造成疏勒河300多公里河道断流,敦煌市为了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每年开采地下水4100万立方米,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尽管如此,敦煌市每年仍缺水近8000万立方米。过度开采、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是敦煌沙化现象加剧、绿洲萎缩的“元凶”。

  除此之外,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人口和灌溉用水量大增、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过度放牧等原因也是敦煌沙化加剧的重要原因。

  “重蹈楼兰覆辙”并非危言

  走进敦煌,绿洲日趋萎缩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这种状况虽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已采取措施遏制沙化进程,但治标不治本,沙化进程得到彻底遏制只是个梦想。据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三雄局长介绍,水利专家预测:从现在起花大力气进行防护治理,50年内只能遏制敦煌继续沙化,昔日水草丰美的景象却不会得到恢复。

  敦煌市环保局党委张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水问题,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有识之士惊呼:“沙进人退”趋势如不得到遏制,绿洲失守,敦煌将重蹈楼兰和罗布泊的覆辙,不仅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月牙泉将不复存在,酒泉市也将唇亡齿寒,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质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来源: 兰州晨报 作者: 董开炜 编辑: 何始玉
·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损失超过540亿元   2006-06-17
·四川若尔盖草原70万亩草地沙化危及黄河九寨沟   2006-05-21
·若尔盖草原不断沙化 成都平原可能受沙尘暴威胁   2005-10-16
·我国土地沙化实现逆转 北京去年仅3次沙尘天气   2005-10-08
·今后5年内我国将再治理沙化土地1300万公顷   2005-07-15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