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招生办公室大门口。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河南省一所重点中学在不到3年时间内,设立插班费、择校费、扩招费、超课时费等大大小小29种收费名目,违规收费金额达1.76亿元。记者调查发现:打着公办名校的金字招牌,按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无限制招生,是这所中学敢违规收费的“挡箭牌”。
收费项目一共29种
拥有在校生1.03万人的河南省实验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完全中学,也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00年7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实验中学成立了“民办”性质的实验中学分校。
根据当地群众和老师举报,国务院纠风办去年11月会同审计署、河南省监察厅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实验中学2003年1月至去年10月的收费账目进行了调查,发现违规收费高达1.76亿元。调查组认为这所分校是典型的国有名校以改制为名设立的“校中校”。
记者获取的一份河南省实验中学收费项目汇总表显示,其收费项目有29种。从名目上看,与招生入学挂钩的有择校费、赞助费、插班费、扩招费等;与教材相关的有资料费等;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有补课费、超课时费等;还有各种变换手法、擅立名目或强制收取的如保险费、配套物品费、小升初衔接教育费等。2005年仅对初高中部学生收取的学杂费就达8691万元。
国务院纠风办机关组组长施泽华说:“这所学校收费名目多,金额大,持续时间长,可谓‘集教育乱收费之大全’,其中多种为国家明令禁止向学生收取和擅自设立的收费名目。”
“小金库”自行支配
有关部门对实验中学下属的教育实验开发公司账目审计结果显示:2003年1月至去年10月,共超标准收取学生住宿费259.2万元,自立名目、自定标准收取补课费、空调费、赞助费、饮水费等共计1285.11万元。更为恶劣的是,实验中学还在代收费用中加价收费。近3年间,实验中学从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配套物品费、军训费、校服费、体检费中获取差价款共计179.8万元。
对于收取的“小头”费用,实验中学一般“全额缴入财政专户”。以“分校”名义收取的高额学费和通过公司收取的住宿费等则不上缴,而是以“分校”和公司名义在商业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自行支配。
调查显示,仅通过在公司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实验中学就支出3368万元,用乱收费资金为学校教职工发放福利奖金、报销差旅费、赴国外考察费等。
扩招5倍不堪重负
自2003年以来,在占地没多大变化的情况下,实验中学连年扩大招生。短短3年,在校生总人数由2000多人增加到1.03万人,是原来的5倍。班级数也由原来的30个激增到171个。原任校领导颇为得意地自诩:“我们就是要打造中学教育的‘航空母舰’。”
据了解,这所学校上万名的学生中,本部初、高中学生只有1955人,仅占学生总数的18.9%,其余8300多人都是交纳了数万元高昂择校费入学的分校生,形成了名校生源严重的“本末倒置”。
实验中学新任校长王学进坦陈:“前几年学校盲目扩大规模,如今学生安全、升学率、经费紧张3个问题成了压在校方负责人头上的‘三座山’。由于资金管理混乱,现在学校还要偿还近8000多万元的外欠工程款,而提高教学质量等都面临困难。”
主管部门查处不力
国务院纠风办认为,在实验中学不具备设立民办学校的情况下,河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成立民办性质的分校;乱收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处理,河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有监管和查处不力的领导责任。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纠风办的要求,河南省教育厅已就实验中学乱收费问题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检查,有关党政部门分别给予原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开发公司总经理等3人党内严重警告、警告、行政撤职等党纪、政纪处理,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向在校学生清退了100余万元违规收费。
但是,直到记者到河南省教育厅就实验中学的整改情况采访时,有关负责人仍对这起案件的查处持不同意见,强调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实验中学通过改制,利用社会资金促进了教育发展,“在短短几年间使学校固定资产增长几倍,是有贡献的。”
6月初,记者到这所学校采访,发现实验中学新的招生计划仍未将本校与分校分开,未公布招生班额和收费标准,给志愿到此校就读的学生及家长提供模糊甚至错误的信息。记者就此情况与省教育厅交换意见后,学校才将招生信息作了修改。然而,学校能否真正做到本校与分校招生的独立,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