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武警官兵在福建平和县五寨乡帮助受灾居民拆除危房,重建家园。王业洲摄(新华社发)
今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正面袭击福建,7月13日以来,全省遭受狂风、暴雨、洪水以及滑坡、泥石流灾害袭击。
党中央、国务院对抗洪救灾高度重视,对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关心,多次要求开展好抗灾救灾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17日至18日,民政部领导带领由财政、农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福建灾区检查指导救灾工作,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
面对灾害,福建省委、省政府科学部署,确保在第一时间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干部群众和武警官兵齐心协力,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众志成城抗击洪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责任”二字高于天
“碧利斯”刚刚形成时福建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全面部署。“碧利斯”登陆福建前的7月13日深夜,从外地赶回福州的省委书记卢展工,冒雨直奔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与省委副书记梁绮萍,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德章一起,了解全省防范强热带风暴动态,指挥抗灾。卢展工要求责任到位、干部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随后又深入灾区指挥抗灾救灾。正在南平市出差的省长黄小晶也就地指挥抗灾救灾。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地干部深入一线指挥,抗击“碧利斯”,全省100多万党员干部冲锋在抗灾最前沿。
从7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漳州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许多水库、河道超警戒水位,形势危急。市委书记刘可清等通宵达旦坐镇部署,16日,刘可清等不顾一夜未眠,立即奔赴灾情严重的诏安县、长泰县。该市各套班子领导也冒雨连夜分赴各地,靠前指挥。全市共安全转移群众27万多人。
7月13日上午,福州市县两级防汛指挥长全部到位,实施24小时值班指挥。市防汛指挥部对全市388座各类水库进行排查,所有水库24小时值班。市区各街道、社区以及全市586座各高楼地下室都备好沙袋等防汛物料。
把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
7月13日,福建沿海福、厦、漳等市紧急行动,全力以赴落实抗灾救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安全。
从7月12日起,福建紧急转移海上船只和养殖渔排人员。截至7月13日16时30分,全省沿海养殖渔排上的6992名老弱妇幼人员全部安全撤离,主要劳力撤离13242人,8972艘渔船进港避风。
“渔民们请注意!今年第四号强热带风暴即将来临,请大家尽快加固渔排,一定要注意安全!”7月13日,秀屿区南日岛“海上党员110”32名队员分别驾驶12艘大功率船只,在队长叶荔宗的带领下,动员渔民返回。在外来养殖户林长明的渔排区,“海上党员110”服务队为他的网箱更换新板,绑牢旧轮胎防碰撞。林长明激动地说:“你们真是我们的‘守护神’。”
7月15日夜,福建长泰县暴雨如注,龙津江江水猛涨,岩溪镇高濑村危在旦夕。“救命啊!救命啊!”16日午夜,正组织群众撤离的村支书张长秀、村委会主任黄阿福,一听到呼救声,不约而同扑进齐腰深的水中,向呼救处靠近……屋内,残疾老人吴雄生夫妇正在呼救。张长秀、黄阿福一人背起一个老人,把他们送往安全地带。就在把老人背上高地的顷刻间,瓦房轰然倒塌。
警徽军徽在风雨中闪烁
在历次防抗台风等灾害中,驻闽部队和武警官兵总是挺身而出。
7月14日凌晨,厦门地区大雨滂沱,正值海水涨潮,同安湾大桥施工现场被淹没,112名工人被大水围困。凌晨1时许,潘涂边防派出所官兵赴现场施救。由于冲锋舟无法通行,边防官兵冒险趟水,用绳索架起一座“生命之桥”。4个小时后,当边防官兵拉着最后一名获救工人游向岸边时,工棚被洪水吞没。
在抗击“碧利斯”的战斗中,福建公安边防总队出动警力6176人次、车辆889台次、船艇231艘次。协助地方党委、政府撤离海上作业人员48530名,组织4194艘船舶就近进港避风,解救遇险群众1000余名。福建武警总队及各支队出动兵力近2000人次、冲锋舟85艘次、运兵车128台次,共转移被困群众4100余人,抢运各种物资910多吨。抢修道路、堤坝1380多米,填埋土方1470多立方米。扛运沙袋5万多个,抢堵管涌48处。
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碧利斯”刚刚离去,福建各地干部群众立即投入重建家园的战斗。福建省政府紧急下拨应急救灾款430万元和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截至目前,诏安县已下拨救灾应急资金181万元,发放棉被1000床、大米7万公斤、衣物2万多件,及大批方便面、食用油等。17日,诏安县太平镇大布村近千名受灾群众都及时搬进了安置点。
平和县紧急下拨应急救灾款104万元,发放大米17060公斤、方便面1640箱、衣服8000件等。房屋被大水冲毁的廖安村梅山组285人当天就得到妥善安置。
漳州市财政调拨300万元应急专款,下达给诏安、平和等5个受灾严重的县(市)。20日,为了支持倒房户、困难户重建家园,漳州市在中央和省里的补助款尚未到位前,先由市财政垫支1000万元救灾款,按每户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在福州、宁德、莆田、厦门、泉州,大量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救灾和生产物资正源源不断地送到灾区和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