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决心增加农业投入,持续提高农业投资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中的比重。农业审计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之一。在7月20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记者就农业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采访了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的负责同志。
问:近几年,我国农业审计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首先,通过近年来的农业审计,查处了一批管理使用农业资金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严肃了财经法纪,促进了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有关涉农政策的落实。其次,通过农业审计的审计报告提供了农业的宏观决策依据,促进了宏观管理。最近几年来,审计署向国务院上报的19份相关审计报告均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报告中许多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在政府有关管理制度规定中得到采纳。农业审计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促进了国家农业和农村工作举措的落实。
问:在近年来的农业审计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做法?
答:我们的基本经验与做法是:围绕“三农”工作的中心和审计工作的全局,与时俱进开展农业审计;针对农业投入管理分配的特点,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积极探索效益审计;始终坚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掌握“三农”问题的第一手情况;加强指导服务与引导,以点带面,共同搞好农业审计。
问:农业投入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政策性强等特点,农业审计如何抓住这些特点来开展工作?
答:农业资金投入“点多、面广、线长”,资金的使用管理主要在基层,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且短期之内难以完全纠正。针对这个特点,审计工作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确保一定的审计面,以避免查出和反映的问题缺乏代表性和说服力;突出检查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最终使用单位,查深查透查细,以避免太宽泛和面面俱到而将重大问题漏掉。针对农业投入“政策性强”,即党和国家惠农政策是否真正落实,最终要从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上反映的特点,审计工作以惠农政策执行情况为切入点,从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入手,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与建议,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工作。
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业审计面临哪些新形势?
答: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同时,对审计工作服务“三农”的期望值也更大了,对加强支农资金审计要求更高了。各级政府用于“三农”方面的投入领域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财政支农资金“点多、面广、线长、政策性强”的特点更加明显。农业审计需求与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问:为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我司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与任务,以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为出发点,选择相关资金和项目开展审计,从促进政策落实,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角度开展审计。我司将继续深入系统地总结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开展农业审计的先进经验与好的做法,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审计中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同时,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农业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我们把今后一段时期的农业审计工作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在把握农业和农村投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投入、生产和流通三个关键环节,以县级政府及其涉农部门为主要审计对象,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审计方式,以对国家重大支农政策执行情况和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为重点,揭露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分配行为。
问:如何提升农业审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与水平?
答:我们将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人员培训等方式,尽快形成一支熟悉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情况,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审计工作要求,相对稳定的农业审计队伍。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指导,统筹考虑“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尽快形成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先进审计技术方法,如抽样审计的技术方法在农业审计中的运用,农业审计领域的计算机审计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