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湖北省学校专用收费票据”的收费项目一栏,赫然写着“低分录取”字样。日前,湖北省咸宁医学院2006年应届毕业生小张(化名),鼓起勇气向记者展示了这张能证明其一段“并不光彩的经历”的纸条。
从2001年开始,咸宁医学院开始大规模违规扩招,不少学生像小张一样,虽然在高考中没有达到本科录取线,但也凭着从2.5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敲门砖”,迈进了读本科的行列。
在这场大规模的“学历寻租行动”中,钱成了惟一的硬通货。
学校根据学生的考分开价
2001年9月,小张以与本科录取最低分数控制线相差近50分的成绩,被咸宁医学院专科录取。本来,没有如愿考入本科,小张本人和当教师的父母都有些沮丧。但没想到,从军训开始,小张所在的专科班就和本科班“混编”在了一起。
军训还没结束,就有一名神秘的老师打电话到小张家,说像小张这样的考分,只要交够钱,军训一结束就能马上“专转本”,立刻成为本科生,从本科的大一开始读起。
经过与校方的讨价还价,价码定为2.5万元。这对于小张家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开学时一次性交费就将近1万元。但在“改变孩子命运”的巨大诱惑下,小张的父亲还是在2001年9月先向学校交了1万元。5年后,眼看女儿很平静地完成了5年大学本科学业,今年6月,小张家将剩下的1.5万元欠款如数交给了学校。小张也在今年6月底顺利地拿到了学校统一编号的、货真价实的咸宁医学院本科毕业证书。
小张当然不是惟一的受益者。据小张介绍,仅她所在的班级一年级刚开学时,就从专科班一次整体转入本科至少30人。小张也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分数最低的同学高考分数只有300多分。有的学生原本是学文科的,尽管本人对医学没有一点儿兴趣,却也在家长的“威逼”之下,被迫走进了医学院本科专业的教室,为的也是一张本科文凭。
据了解,学校开出的价码,是依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定的。除了依照高考分数确定不同的交费额度外,小张还记得,一年后,学校在专科生中组织了一次考试,并私下里通知学生说,前30名可转入本科,但必须在3天内交清3万元,30名以外的交5万元也可以转成本科。要好的同学悄悄告诉小张,实际交费多少是根据这次成绩来定的,讨价还价的结果,成绩排名靠前的几名学生,最少的只交了5000元,其余的则是2.5万元、3万元、4万元不等,最多的交了5万元。
5年究竟违规招了多少学生
咸宁医学院从2001年开始的大规模违规扩招中究竟多招了多少学生,对外人,甚至是学校的许多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笔糊涂账。知情者透露,即使是直接掌握招生大权的人,也很难一口报出个准数来。
但对于学生和教师们来说,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班上的同学越来越多,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
咸宁医学院的一名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真是很有意思,课上着上着,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有时两次实验课仅隔一周,当任课教师还拿着上周的老名单点名时,却奇怪地发现竟然多了许多人,实验课只好重新编组。
在部分知情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我们获得了一些可以作为例证的数据,部分列举如下:
2001级临床医学专业共有3个本科班,序号分别为本一班、本二班、本三班,到2003年时共有学生659人,与刚入学时相比各班人员变动情况是:本一班218人,转入36人;本二班220人转入34人;本三班221人,转入34人。此外2001级口腔专业96人,转入32人;影像专业46人,转入13人。
2002年学校对外公布的本科招生计划是1555人,当年咸宁医学院和原咸宁师专合并为咸宁学院共同招生,这一计划数是包括咸宁医学院和咸宁师专在内的近20个本科专业的招生总数。但实际上,截至2006年6月的统计,2002级招收的学生仅临床医学一个专业就有6个班1100人。根据一位有心人的统计,这一数据在2004年9月时还是5个班955人。
2005年学校对外公布的当年度医学类本、专科总招生计划是865人,但截至2006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此类在校生已是1120人。
违规招生渠道繁多
据了解,咸宁医学院的违规招生渠道有很多种。
从小张提供的这张收费票据上可以看出,校方为了遮人耳目,对这名2001年就进入本科班学习的学生的收费“所属年份”写成了2004年,为的是制造一个小张通过参加“3+2”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的假象。因为按照国家规定,2001年入学的大专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时间应该在2004年。但小张的学号是无法更改的,收费单上小张的学号中有明确的2001年入学的证据。
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随着本科招生计划的增多,为了拓宽人才培养的畅通之道,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各省区陆续推出了“专升本”政策,即在国家统一确定的本科招生计划框架内,每年拨出一部分指标,实行“3+2”模式,由各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考试,顺利读完3年专科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选拔后继续进入相关院校,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拿到本科文凭。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湖北省,这项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却变了样。政策的几条底线被突破——一是原本严肃的“3+2”模式,竟然在主管部门的默许下,被许多高校改成了“1+3”和“2+2”,即专科仅上一年或两年,没毕业的时候,就提前进入本科;二是严肃的“专升本”考试不是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全省统一进行,而是各高校自行命题考试;三是专升本成绩合格的学生进入后两年的本科学习时,本应与正常本科生交纳一样的学费,但在湖北,却被强加了8000元的“培养费”。
到了咸宁医学院,专升本的模式更进一步地变成了向小张同学那样的“0+5”。在专科还没有念一天的学生,交钱就进入了本科教室。
据知情者透露,这些中途转入的学生来源较广,除了上述的本校专科生“直升”外,还有黄石等地的专科生、原咸宁师专的专科生(其中包括大量的文科专业学生)。为了扩大生源,该校还使过一个暗渡陈仓的高招——与当地的教育学院联合招生,以教育学院的名义招入专科班后,转为咸宁医学院的本科生。
违规招生促发更多腐败
开了口子后,很多借机生钱的名堂便都搭上了这趟车。一系列大规模的违规操作,最终酿成的是溃堤式的招生腐败。
比如所谓的“特长生”。小张入学的2001年,咸宁医学院在山西省增招了28名本科“体育特长生”,每个学生收费2万~3万元不等,此举为学校创收60余万元。
据知情者透露,所谓“体育特长生”只是个借口,这些考生并未经过体育测试,高考成绩低者只有300多分。按道理即使特长生也要先读两年预科班,但实际上学生交纳费用后,这一项也没有了,“摇身一变”就成了正规的本科学生。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小张入学的2001年,咸宁医学院若干本科专业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这更给校方的违规操作增加了“合法”的借口。即使本来按照录取政策、通过降10分可以补录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也被强令每人在正常的学费之外交5000元,才能办理入学手续。
通过违规扩招后进入本科专业的学生,很多无法跟上进度,不过没有及格的学生都有重修的机会。尽管上级部门三令五申重修不得向学生乱收费,但在咸宁医学院,重修费为每个学分30元,只要交钱大都能通过。这样,7个学分的《生理学》,就“值”210元。学生们还发现,由于学分“值钱”,一些科目如内科学、外科学,学分都在悄悄地涨,有的一年之内就从8分涨到了10分。
一名学生向记者透露了重修中出现的怪现状。
今年年初,国家有关部门明令规定,学生重修的一切费用全免。但咸宁医学院的两个见习地点(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和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每年都有老师去那里收重修费。本来没什么奇怪,但收钱后老师就会发张卷子给学生做,其实就是抄课本,卷子上交,前后不超过1小时,学一个学期的科目就重修完毕。但在咸宁医学院,这两个见习点的学生较多,每年可以收的重修费也不少。
另一名学生向记者回忆了今年6月底的一场全校性的补考。补考在晚间进行,有两个近百人的考场。每门课50元,一手交钱,一手给卷子。学生们打趣地说,我看老师就像超市的收银员。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打击计划外招生
蒋昕捷
在近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强调,今年高招将重点打击计划外招生。
据了解,2005年,全国近3万名学生因为不符合录取要求和注册要求未予电子注册,这意味着他们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毕业文凭。林蕙青说,这些学生均属于违规招生,集中在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多为被中介机构所骗。
林蕙青希望考生和家长一方面要认清“分不够、钱来凑”的谎言,另一方面不能误以为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学校后,其学籍就能得到“追认”。
林蕙青说,高校招生有着严格的录取政策、录取程序、操作规则和处罚办法。对于违反招生工作规定的学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招生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于严重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主管领导要立即停职,并按规定严肃查处。
湖北省教育厅:今年起将严肃查处违规招生
据新华社武汉电(记者李鹏翔)湖北省教育厅近日表示,将严格高校录取新生的学籍注册管理。凡是未经生源所在省级招生机构办理录取手续并上报教育部备案的考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没有学籍的学生即使进入高校学习,将来也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毕业文凭。
从今年开始,湖北省教育部门对有违规招生行为的学校、学校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先停职检查,再按有关文件规定严肃查处。同时,对相关学校给予扣减招生计划、暂停出省招生、暂停招生直至撤销办学资格的处罚,并将学校的违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建设项目立项、新专业审批备案、学位点申报设立、学校更名、综合治理评价等挂钩。有违法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教育部:高招将实行学籍电子注册
本报记者蒋昕捷黄勇甘丽华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了解到,为防止一些高校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教育部将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高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未来每一份毕(结)业证书电子注册都将以学籍电子注册的数据档案为依据。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巡视员张浩明介绍,学生取得学籍的前提是参加高考,且经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可是近年来,一些高校无视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招生计划,不经省级招办自行录取新生,严重扰乱了高等教育办学秩序。为此,2006年1月24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出通知,将严格实行高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与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和网上毕业证书查询相挂钩,以规范普通高校办学秩序和办学行为。
所谓学籍电子注册,即当年省级招办录取结束后,将各高校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的新生数据报教育部。教育部在网上公布各高校经省级招办录取的新生名单,各高校在新生入校后上网核对本校录取名单。网上有的学生,即予注册,取得学籍;网上没有的学生,要么是省级招办上报录取数据有误,要么是自行录取的。对于前者,学校要及时与学生来源省级招办复核更正;对于后者,即学校违规招生,则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学校将承担由此引起的后果及责任。因为,国家实行了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学生毕业时所取得毕(结)业证书要报教育部电子注册并上网供社会查询。
张浩明认为,如果说已经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是对高校“出口”进行规范的话,那么即将实行的学籍电子注册则是对高校“进口”的把关。他介绍,这项工作其实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试点,从2004年高校新生入学开始,教育部就实行了网上新生名单核对工作,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是对新生名单核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把在校生管理也涵盖了进来。这样,从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延伸到高校学籍电子注册、在校生管理,然后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接轨,从而实现了高校学生的全程网络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