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间大家围坐一起弹上一曲吉他,又象回到了校园生活。
昨日,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冯明山已经在北京度过了4个半月的“村官”生活。他和其他62名大学生成为了北京第一批试点的大学生“村官”。
从本月起,北京市又有2016名大学生将到北京市郊的1853个行政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进行为期三年的基层一线工作。北京如此大规模地招聘大学生当“村官”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有人甚至将他们比喻成新时代的“知青”。
这些“村官”们能否适应农村的广阔天地,他们能给农村带来什么样的“思想激荡”。近日,本报记者专门走入了他们的生活。
今年2月,北京市开始招收大学生“村官”试点,60多名大学毕业生来到平谷和延庆担任“村官”,经过短期培训后,这批大学生“村官”从3月10日开始正式上岗。作为其中一员,冯明山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村官”生活。
冯明山是甘肃兰州人,从小一直都生活在城市中。2005年7月,冯明山从西南政法大学拿到了工商管理专业和法学两个学位后进入了北京一家超市做经理助理,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
2005年12月,小冯从电视上看到了北京延庆区招聘大学生“村官”进行试点的消息,他和家在延庆农村的女朋友几乎同时决定“去应聘村官”。“那时候,薪水是多少不知道,当支书助理和主任助理究竟要干啥也不清楚,不过,我俩都打算试试,比起超市里每天至少10个小时和没有管理技巧的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基层工作,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录取比例为8.5∶1
作为第一批试点,像冯明山这样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可以报考,但必须要有北京户口。幸运的是小冯第一份工作帮他解决了北京户口,在竞争“村官”的时候,户口不再成为问题。
本月起上岗的2016名大学生“村官”只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考,京外院校北京生源的毕业生和在北京院校高校毕业生才能报考。
对于自己能考上,冯明山至今感到很幸运。第一批试点总共有500多人参加了面试,而最终能当村官的只有63人,录取比例为8.5∶1。
和小冯相比,今年七月上岗大学生“村官”的招考更加激烈。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姑娘刘润楠说,今年工作很不好找,系里165个同学,几乎八成左右都报考了大学生“村官”,面试的时候,她看到了大约200个大学毕业生,可是最后通知被录取时,她只看到了2个名字,“淘汰比例是100∶1,竞争有些残酷。”
冯明山坦言,“村官”竞争如此激烈和就业形势有关。读大学时,他所在班级共60人,有一半同学直到去年7月份的时候还没有签到工作协议,就业压力非常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除了这份工作没有另外更好的选择,那么只能选择做这份工作,更何况,下乡当村官本身就是个很能锻炼人的职业。”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有2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入选“村官”。截至2006年3月中旬报名结束,有关部门收到的报名人数是11354,而在结束了招考后,6人中只有1人入选,其中不乏名校高材生。
大学生“村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基层一线工作,合同期满后,可以续签也可自主择业;表现优秀的,还可以优先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并在报考研究生时享受优惠待遇。
2500元属“中等偏上收入”
由于是第一批试点的大学生“村官”,冯明山每个月的工资为1600元,这比7月上岗的这批“村官”的工资要略少一些,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在2000~2500元。这些工资由财政统一补贴,另外村里包住,工作出行有统一配备自行车,这个收入和其他村干部们相比也不算低了。
“一般的村干部,一个月工资1400元到1500元,有些条件艰苦地区的村干部月薪甚至低于1000元,比大学生村官们的收入还低500元到1000元。”
刚到的大学生“村官”邢颖说,“我毕业的时候,给自己定的目标月薪也只有1500元,这个是乐观估计,2500元的工资在我们同学中肯定属于中等偏上收入。”
朱凤娟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她目前为顺义区前进村邱支书的助理,朱凤娟的家就在顺义区,朱凤娟说,选择做村官的两大原因是,薪水合适,和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合适,自己一向希望能够到基层去锻炼,如果接近自己的家还可以顺便照顾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