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开通的青藏铁路,是全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曹颖摄
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27日,铁路部门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开通后发现的一些问题,并已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和解决。
王勇平表示,青藏铁路工程建设质量是好的,特别在“三大难题”攻关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冻土区个别地段出现路基下沉和开裂,线路基础不够稳定;一些混凝土结构物和桥梁出现表面裂纹,存在质量隐患;部分区段沙害比预想的严重,对线路基础构成威胁;牦牛上道问题突出,危及客车安全。
王勇平就青藏铁路开通后运营情况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后设备运行情况良好,青藏客车首创的一系列新技术基本满足了特殊环境的要求,保证了在高原环境下安全、快捷、舒适地运送旅客。
王勇平说,青藏客车是中国在25T型成熟客车技术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目前列车供氧系统工作稳定,弥散式供氧使车内氧气浓度基本达到23%至25%,分布式供氧的氧气浓度达到38%至45%,满足了旅客在高原旅行时的氧气需求。污水收集装置使列车在格拉段运行时,实现了污物、污水的集中收集、排放,满足了高原客车运行18小时无排放的要求,达到“零排放”目标。列车的防紫外线措施避免了紫外线直接照射对旅客的伤害。据测试,高原客车车内紫外线强度与平原环境下基本一致。
王勇平介绍,客车内的电开水炉装置能够满足低气压下旅客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软卧和餐车内的影视图像清晰稳定,音质良好,可自由选取8套电视节目。车厢内设置的旅客信息系统还可显示列车的运行速度、海拔、车内外温度及旅客关心的其它信息。
王勇平说,青藏客车开行以来,乘务员要担负清扫车厢垃圾、冲洗厕所、为旅客供水、照顾身体不适旅客等诸多工作,餐车工作人员要为旅客供应三餐,基本上是边吸氧边工作,目前大部分铁路职工的身体都能适应高原缺氧的特殊环境,也有个别乘务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对此,客运部门已采取了妥善措施。(张建平、刘诗平)
统战部举行党外人士通报会铁道部介绍青藏铁路
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十日在北京举行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邀请铁道部部长介绍青藏铁路建设和中国铁路总体情况。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主持通报会。刘延东用“连心路、腾飞路、奋斗路”来形容青藏铁路。她说:“青藏铁路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藏族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连心路,是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腾飞路,也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非凡业绩的奋斗路。”
铁道部:进藏客票全部投放车站公用窗口发售
青藏铁路7月1日通车运营后,为保证广大旅客能在车站窗口买到进藏车票,铁路部门将全部票额投放火车站公用窗口发售并增加售票窗口。据悉,有4家旅行社因参与套购车票高价倒卖,被青藏铁路公司取消订票资格。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27日就青藏铁路开通后运营情况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正值西藏旅游黄金季节,又逢暑运高峰期,进藏国内外游客迅速增加,进藏车票一直十分紧俏。特别是西宁、兰州等站的票额更为紧张。截至7月25日,青藏铁路共运送旅客12.9万人次,列车全程利用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