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很多市民都在抱怨水果价格贵得离谱,据果品协会统计,上半年申城果价同比去年增加了25%以上,而苹果、梨、西瓜、葡萄等大众水果,价格更是疯涨了50%以上。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了气候和油价上涨导致运输费用的增加等客观因素,水果批发商和零售商层层盘剥才是最终导致水果价格虚高的主因。本报记者近日探访了本市部分水果批发市场和零售商,发现了水果价格飞涨背后的黑幕。
水果箱中别有洞天
在外马路水果批发市场,记者以顾客的身份想购买一箱河北皇冠梨,箱子上标注的重量是28斤,并没有去皮的净重,每箱40元。可买回来打开后却发现箱子里面可谓“别有洞天”。一个不大的箱子被数张厚厚的硬纸板分了两层,底层的硬纸板竟然有4厘米厚,里面还塞了薄薄的水泥。每层上又用硬板纸分成一个个小格用来放梨,每个梨外面又都包了两层纸。记者拿出箱中所有梨称了一下,只有20斤,包装竟然有8斤。
记者算了一笔账,据果品专家介绍,果品批发行规去皮重量一般比毛重少3斤左右都是正常的。可这箱梨竟然少了8斤,28斤卖40元,本来每斤只要1.3元左右。可如今每斤要2元,而且还不包括里面充斥着烂的、个头小的次品梨。所以,在批发市场,批发商无形之中已经将水果价格抬高了30%左右。
相同的情况在其他市场也很普遍,在华中水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新上市的戛拉果虽然外包装上标明了一箱重35斤,可去掉多余的包装和次品,真正的水果也只有可怜的27斤。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水果批发商表示,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今年气候变化大,许多果子推迟上市期,就造成了供不应求,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也增加不少。而且当外地经销商进入省城批发市场时,价格已经比地头价高出一倍多,批发市场的二道贩子不得不“两头吃”,一方面与一道贩子压价,另一方面,再通过对包装做手脚批发给零售商。“水果包装箱上标识的分量和实际分量出入很大。现在上市的西瓜、生梨、枇杷等水果,没有不作手脚的,每箱增加5斤以上一点也不稀奇,这已成为水果市场公开的‘秘密’了。”
零售商:为补损失只能抬价
“我们只要一谈起到批发市场进货,心理边就犯愁,担心批回来的水果会不会依旧有‘炸药包’。”曹杨铁路农贸市场一位果贩坦言,现在做水果买卖,不做点手脚是很难挣到钱的。“我们批发总是量比较大,现在批发商的货每箱表面都是好的,下面的则充斥着烂的、生的、个头小的,还塞着厚厚的硬纸片。我们又没有时间开验,所以批发回来的水果,每箱最少缩水20%以上。这笔损失我们不可能自己吃进,肯定抬高零售价,把损失转移到消费者头上去,他们吃的当然是高价水果了。”
水果市场需要猛药整治
对于今年果市的怪现状,市果品协会副会长潘才东表示,包装里做手脚,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只是由于今年天气和油价等因素,才导致批发商们变本加厉,愈发猖狂。为了维持经营,零售商只得层层盘剥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助推了果价的上涨。
潘才东告诉记者,目前水果市场的操作完全靠批发商的自律。虽然按惯例市场要求每样商品在出售时都必须标明产地名称,毛重、净重、扣皮等要素,可大多商贩都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所以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潘会长认为,对如今的水果批发市场应该下猛药进行整治。比如工商部门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现有水果批发市场进行开办资质认定,取缔无证照批发交易市场和不合规范的批发场所。并且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的不法经营活动,还水果批发市场一个宽松的购物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