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8日,自然灾害在广西梧州市造成14人死亡。新华社记者刘广铭摄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 针对今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3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指出,截至目前,今年中国因各种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泥石流等衍生灾害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元。
秦大河说,中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除干旱面积偏小外,暴雨、雷电、台风、沙尘暴、低温冻害、雪灾、酸雨均偏重。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接连两次遭受强台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且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秦大河指出,今年中国自然灾害较多、较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强度偏强。例如暴雨、大暴雨出现的频率比以往增加。台风强度增强、登陆台风的破坏性增强、移动路径异常,加之与其他天气系统配合,容易导致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强降雨,引发严重的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二是,今年冬春季和初夏气候系统的异常,冬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偏高,使得东亚季风活动加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强,从而增加了向中国大陆输送的水汽,同时诱导台风频繁发生,并增加了登陆和西行的几率。
然而,秦大河说,虽然今年中国遭受的自然灾害比常年同期偏重,但并不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年份。截至目前,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虽然是自1997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但1996年的台风损失和死亡人数都比今年严重得多。此外,暴雨洪涝影响的范围与造成的损失也远比1998年要小。
秦大河指出,严重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科学应对、积极防御,必须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事实证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加重了自然灾害。特别是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化石能源燃烧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平面上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秦大河强调,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规律,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要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提高和改进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灾害的监测、预测、预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