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区(资料图片)
新华网上海8月7日电(记者姚玉洁、徐寿松、胡作华) 细品今年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年中经济统计报告,人们会被其中的一些新名词所吸引。这些新的名词,可以体现地方新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速度,更要考虑投资的效率和支付的成本以及增长所惠及的人群。
“有效投资”:考量投入的效率
苏沪浙三地的统计报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新词——“有效投资”,它指的是产出效益较高的投资,相对于无效和低效投资而言。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制造业完成投资1307.47亿元,增长46.4%,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等分别为65.09亿元、84.2亿元、215.75亿元,分别增长72.4%、86.6%和63.1%,三大行业投资占制造业总投资的27.9%。与此同时,钢铁、水泥等国家重点调控行业投资继续降温,钢铁行业投资只增长6.2%,水泥行业投资下降了15.1%。
尽管今年原油、有色金属产品等价格上涨导致的企业增本减利压力不断加剧,但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效益却明显回升,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483.25亿元,增长5.5%。
“这是经济结构趋向优化的结果。”上海市统计局局长潘建新说,上海的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等六个重点发展行业保持了强劲增势,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43亿元,增长21.6%,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追问增长的代价
多年以来毫无节制的粗放式增长在高昂的油价面前终于露出疲态,发展观的转变使得能耗和减排指标成为各地报表的“规定动作”,哪怕这个数字不够漂亮、令干部脸上无光。
据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介绍,今年江苏的节能指标是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5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左右;减排方面,今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要减少2.9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要减少4.14万吨,从目前情况看,要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压力较大。
上海今年的节能指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4%;COD排放量五年要消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消减35%。尽管上半年的情况显示,要完成目标不容乐观,但上海还是行动了起来,将突破能源、环境的“硬约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学家们开出的“治本药方”,而加快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则是救急之策。浙江省台州市固体废物回收产业的实践,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益探索:冶炼一吨电解铝需耗电1.6万千瓦时,而熔炼一吨再生铝仅需50千瓦时;冶炼一吨铜需150吨矿石,获得一吨再生铜不仅不需要矿石,还可节水6吨、减排二氧化硫2吨。
“经营性、财产性收入”:透视财富的质量
从专业统计而言,收入构成包括工薪、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三类,当这些名词出现在公开发布的统计公报中时,仍然令人眼前一亮:对后两者的强调,表明政府越来越关心如何使老百姓更快、更好地致富。
统计公告显示,上半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5元,同比增长14.8%,其中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636元,增长23.3%,增幅居各类收入增长之首,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江苏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兴远说:“这说明创业创富者的增加,也说明个体经营者的经营效益在提升。”
上半年江苏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84元,其中本地务工收入978元,增长17.1%,增量占总增量的64.1%;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204元,增长12.5%。这些数字背后,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半年江苏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2.8%,农村私营个体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
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也明显提高,达到人均251元,增长26.1%,其中转移性收入为人均172元,增长24.1%。
“这部分增长主要来自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农民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刘兴远说,除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外,苏州、无锡等地没有参保但已到退休年龄的农民每月也能获得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养老金;失地农民除了获得一次性补偿外,每月也有几十元到上百元程度不等的补助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