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分布图
荣昌县河包镇金牛村,政府组织为五保户送去了清洁的自来水
荣昌县河包镇金牛村,政府组织的消防车将清洁的自来水送到了农民家门口
昨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称,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市伏旱将持续到8月下旬。鉴于旱情日趋严重,我市已启动旱情日报制度,每天14时前,各区县要收集抗旱信息,及时上报。
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市已投入抗旱资金8000余万元。其中投入机动抗旱设备27万台套,机电泵站11640处,开挖机电井1.8万眼,灌溉农田356.74千公顷,发放旱地龙抗旱剂40吨。
此外,有23个区县组织6590辆次送水车,目前已累计送水40万余车次,并依靠提水、引水、打井等各种措施解决了283万人、257万头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
目前我市已派出4批、27个工作组深入灾区科学抗旱。
另据透露,鉴于大旱过后容易发生大涝,我市已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已组建13.67万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储备防汛抢险物品金额达2327万元。
据全市洪旱趋势会商结果表明,我市境内的大多数河流,洪水水位较2005年要高;綦江、小江等少数中小河流可能发生10年至20年一遇的较大洪水。同时,长江寸滩、长寿、嘉陵江北碚、乌江彭水、大宁河巫溪、綦江五岔、龙河石柱、小江东泉等水文站可能超警戒水位;乌江武隆、涪江潼南、小河坝、小江温泉等水文站可能超保证水位。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在全力抗旱的同时,要防汛抗旱两手抓,警惕大旱之后出现大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水库要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到岗。若抽查到值班时有缺岗、漏岗现象,将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另据了解,目前各区县正抓紧进行病险水利工程整治、河堤水毁修复工程建设。
潼南
抗旱:认真落实卫生防疫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饮水疫病的暴发流行。
大足
抗旱:全力保证群众饮水,一边全力寻找水源,一边组织全县干部分片送水。在市地勘局的大力支持下,已新打机井39口,缓解了部分干旱地区人畜饮水严峻形势。
江津
抗旱:该市各级各部门的干部放弃休息,分赴联系镇(街)、联系村社,组织水泵抽水、协调塘库用水、抢收稻子等。
南岸
抗旱:组织人员和车辆,每天从巴南调水,日调水达5万立方米,缓解了南岸茶园新区近10万人的饮水问题。
云阳
抗旱:四方筹集抗旱资金——争取上级配套一点、县财政拨付一点、乡镇支付一点、村及群众自筹解决不足部分,共投入抗旱资金425万元。
万州
抗旱:出台规定,要求稳定水价,严厉打击借缺水之机提高水价的行为,一旦发现违规者,一律按上限严处。
忠县
抗旱:确定了“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农业部门组织8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旱区,规划落实生产补救措施,对抗旱无效或绝收田地尽快安排晚秋生产;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及时开展增雨作业,目前已发射增炮弹249发、火箭弹29枚,减缓了局部地区的旱情。
抗旱·典型
为保他人地里苗甘抽自家鱼塘水
自家鱼塘的水源源不断输入村民庄稼地,而鱼儿却因缺水大量死亡。连日来,长寿区江南镇扇沱村的孙世忠一看见鱼塘里的死鱼儿,眼里泪花就直打转,但他却很欣慰。
这些鱼,是孙世忠的心血和命根子,他已喂了3年,平时夜里还要起身喂食。但因扇沱村今夏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干旱,村里人畜用水都成了问题。
看着许多田地裂开了缝,看着有的村民欲言又止的脸,作为共产党员和移民致富带头人的孙世忠主动站了出来:抽我家鱼塘里的水吧!从7月下旬开始,村民们靠抽取孙世忠10亩多的鱼塘水饮用,还有近800亩农田也得到了灌溉。
抽水机日夜轰鸣,鱼塘里的水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村民的家里、田里和牛羊的水槽里。可鱼塘中的水越来越少,一些地方甚至已露出了淤泥,孙世忠养的鱼儿却在拼命挣扎,不少已奄奄一息……
为保住村民的饮水和田地灌溉,自己却损失七八万元,值得吗?孙世忠沉默许久,猛抽一口烟又吐出来,说:“作为共产党员和移民致富带头人,危难时刻该我站出来!”
餐饮老板伸援手饮料送到第一线
本报讯昨日,璧山解放军官兵和市民联手救火,市内餐饮老板闻讯,受餐饮商会委托,组织起来赶到现场,军民并肩救灾。
据称,秦妈、阿兴记董事长刘英、苏大姐、君之薇等餐饮企业,赶到璧山火灾一线,向官兵赠送了一车酸奶和饮料。秦妈称,市委、市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我们也应该回馈政府和百姓。随后,将在餐饮业组织大规模的救灾捐献活动。
抗旱·灾情
50年一遇大旱经济损失24.6亿
本报讯昨天早上的一阵雷阵雨,并未缓解我市的严重旱情。昨天,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经市气象专家会商研判,确定我市干旱总体已达到50年一遇,旱灾造成经济损失24.6亿元。我市临时缺水人口,已由9日发布红色预警当天的583万人增至654万人。
截至昨天下午,我市40个区县不同程度受旱,其中,特大干旱的区县已由18个增至24个,9个区县严重干旱。目前我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270千公顷,有746万人、684万头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全市因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7.7亿元。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醒,今天我市又为晴热天气,各地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提请有关部门继续作好防暑抗旱、城市森林火灾防范工作。
抗旱·小知识
重庆伏旱大事记
气象学上规定,6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连续20-29天总雨量<30毫米,其中有5天以上高温出现,即被认为达到一般性伏旱标准;连续30-39天总雨量<40毫米,其中有7天以上高温出现,则达到重伏旱标准;连续超过(等于)40天总雨量<60毫米,其中有10天以上高温出现,则被认为达到严重伏旱标准。
伏旱是我市的气候规律,江津、涪陵、万州、主城区,历来是我市伏旱高发区。据史料记载,在近500年中,我市平均十年有四年旱。
19世纪前,旱灾偏少;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增多,20世纪30-40年代及60-70年代伏旱频繁,平均十年有八旱,有些年份灾情十分严重。
如1814-1815年,重庆、巴县大旱,饥民食树皮;1877年,潼南大旱,正月至六月,半年无雨,饮水困难,秋收全无,饿死者沿街塞路,有万人坑遗迹;1884年江津、永川、綦江夏秋连月皆旱,百谷无收,米价奇贵,饥民多饿死者。
1935-1936年重庆地区5-8月大旱,田禾枯萎,颗粒无收,哀鸿遍野,灾民赖以树根芭蕉头为食。其中铜梁、潼南饥民打仓抢米,采挖白泥络绎死于途,旱情之惨,灾区之广,为百年所仅见。
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伏旱甚少,雨水调匀。60、70年代伏旱又较频繁,1959、1960、1971、1972、1975、1976、1978等年干旱日数均在35天以上。70年代多伏秋连旱,有时部分县干旱日数达80-90天之多。
二十世纪以来,严重旱年以30、70年代最多,十年中就有五年为旱年。
记者何昌钦冉启虎李伟李琦/文史宗伟陆纲郭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