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4日,我国8家主要铜加工企业同时收到一份来自芬兰奥托昆普公司的传真:“你公司侵犯了我们的知识产权,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赔偿铜加工每吨200美元的专利费……”
奥托昆普是世界第二大铜生产加工企业。在中国不仅靠转让专利技术,而且从限制实施其专利设备中获取巨额利益。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88年,这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等多个国家申报了一种“冷加工”专利,与目前我国铜加工企业使用的某些方法有相似性。
“当时我们分析,它告我们有两个目的”,中国有色加工协会技术服务部主任王碧文说:“一是想要笔钱;二是限制我国铜加工企业的发展。一旦其专利策略得逞,我们付出的代价就不是一个企业的损失。”
我国目前加工铜管使用量在50万吨以上,出口超过10万吨,主要用于发展迅猛的空调制造。江苏兴荣公司总工程师田福生认为,“如果每吨铜加工交出200美元专利使用费,不仅铜加工企业无法生存,每台空调的成本将随之上涨。”
显然,跨国公司选择此时出招,出于对铜加工行业国际市场的老谋深算。2003年,兴荣公司已经为国内外装备了十余条铜管生产线并配套了专利生产方法,每条生产线可满足年产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从这年一季度开始,铜管从净进口变为净出口,大大降低了成本。
1993年—2003年的10年间,内螺纹铜管的加工费,每吨从4.8万元下降到8000元。然而,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铜管售价,比美国本土每吨要便宜1000多元。如果此时跨国公司的“专利攻势”取胜,中国铜加工行业10年的业绩将付之东流,连给外国人打工的钱都挣不回来。
从“蛛丝马迹”中找到铁证
兴荣公司在10年间对铜管的连铸连轧工艺及全套生产线设备进行全面研发,陆续取得12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
时任兴荣公司的董事长肖克建,是一位海外归国创业的技术专家。让他难以置信的是,自己和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来的两位专家,10年间一锤子一锤子砸出来的“宝贝”,难道会被一个跨国公司在1988年申请的专利给憋死不成?
肖克建说:“没有退路。我们只有全心去打赢这场国际官司。”
他们集中所有力量,动用了国内外能找到的所有技术关系,共同分析双方“专利”的区别,希望从中找到足够的证据。
2003年的一个冬日,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的地下室资料区,公司总经理祁威从小山堆似的资料旁,发现一位年近70岁的熟悉面孔———公司顾问刘怀文院长,也在为同一个数据在此间与他不期而遇。
他们像破案的公安人员一样,仔细寻找,不放过一个细节和蛛丝马迹。铁证还是摆在了他们面前:兴荣公司的专利,明确轧制温度为701℃—850℃,而跨国公司的专利仅为250℃—700℃,按照他们的办法,根本做不出中国的铜管。
兴荣公司立即用22项专利组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回击跨国企业的“专利伏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