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霞
8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公布了166户中央企业2005年度的业绩考核结果。因违规给本企业员工发放高额房补,国电集团、大唐集团、中电投与华能集团的考核成绩,均被国资委给予降分处理,以示惩罚。
因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而被点名批评的4户央企,恰巧都是电力企业。而在近来劲吹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垄断行业高工资”的风暴中,电力行业正处在“风暴眼”。
这已是国资委考核央企老总能力与业绩,并据此兑现奖惩的第二年。但将企业的薪酬发放也列为考核项目之一,今年是第一次。
此前一段时间,财政部、发改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其他各大中央部委,都曾有副部级高官公开表态,指责“垄断行业职工的高工资、高收入,是导致当前中国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张“神奇”的信用卡
电力行业的“隐性收入”到底有多高,外界与业内一直各执一词。国资委虽然不留情面地点名批评并相应处分了4户违规企业,但并没有透露,这些企业究竟给员工发放了多“高额”的住房补贴。
不过,中央企业职务消费泛滥的情形绝不限于电力行业。
李荣融在会议上特别提到他收到的一封举报信。
据这封来信讲:他们的纪委书记,拥有一张“神奇”的信用卡,他自己吃饭、他的家人吃饭、他大方地请别人吃饭,永远都用这张屡刷不竭的信用卡,在吃饭上这位书记从来不用自己的钱。
“我的态度就是,前门必须开,后门一定关,说不清的旁门不要来。”李荣融在讲完这封信的内容后说,“所以,薪酬奖金,该发的发、该涨的涨,要吸引人才,你必须把大门敞开,但是,那些走后门的路子一定要关上,职务消费这些说不清的旁门不要来。”
在15日的会议上,李荣融对到会的300多名央企“一、二把手”说:“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央企要做表率,控制和规范职务消费,要从在座的各位做起。”
“现在社会上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收入关注度很高,对这个问题我要讲三句话,”李荣融说,首先,央企并非生活在“真空”中,它一样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因此,薪酬水平与市场接轨,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其次,央企必须严格控制人力成本,使企业薪酬水平与其竞争力相适应;第三,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央企需要做表率。
李荣融还特别强调,在对央企负责人实行股权激励时,“起步阶段,激励的水平不能太高,激励对象也不能过宽,要考虑当前社会对国企负责人收入的承受能力”。
从央企老总做起
在李荣融表态之前,针对一些中央企业的高收入和职务消费行为,国资委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
6、7月间,国资委相继发布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与《关于中央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两份重要文件。
按照《通知》规定,央企职工的住房补贴立竿见影地被削减了几百元(相关报道参见本报7月17日3版《削减央企职工房补国资委迈出限垄第一步》一文)。
而《指导意见》则要求,央企必须在今年之内,清理好自己企业职务消费的“筐子”,建立起规范的职务消费制度框架,“2007年起将严格执行”。
“下半年,我们就将对企业规范职务消费的情况开始调研,及时掌握各个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李荣融说。
李荣融同时透露,对大型国有企业行使监督职能的监事会,今年开始将逐渐转变工作方式。“要探索分类监督,突出每年的检查重点”,李荣融说,“今年监事会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中央企业的薪酬和职务消费。”
另据了解,国资委领导班子在今年5月底,向国务院常务办公会议汇报国资委成立三年来的成绩之时,基本获得了办公会一致的认可。
而在李荣融汇报之后,国务院领导也对国资委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6项指示,其中一条即是:要加大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市场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提高市场竞争和抵御能力。
“8·15会议”李荣融就诸多问题的表态
关于央企改革的成效
“外行看报表,内行看门道。外行只看我们中央企业的财务状况,内行他会看企业的体制,看这个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水平怎么样。不久前,标准普尔提高了对中国的信用评级,后面就注明了,原因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对央企利润的收缴与分配
“我不会收你们(央企)很多的钱,我愿意多留点钱给企业做发展。但是,现在需要‘调整’(指经济布局调整)的钱,所以要收一部分。但是,收的前提是,先要定出规范,这部分钱怎么用必须先明确。国资委也必须公开账目,让你们监督,这些钱都是怎么用的。”
对央企“一把手”的管理
“我要不客气地说,某些企业的领导是‘混蛋’,把企业搞的烂得够呛。现在是一些制度还不健全,以后我非得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你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世界上的老板都一样,就管住两样:管住人,管住账,不能手软。连账本都管不好,账目一塌糊涂,你有什么脸面挂中央企业的牌子?”
公众如何监督央企
“最多三年,中央企业的账目要全部公开。你是国有企业,公众公司,公众就有权力监督你的经营。高度透明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你的账目都公开在阳光下,就有了压力去好好经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