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土城 (资料图)
在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中四渡赤水、在汹涌的金沙江畔从容抢渡、在激流天险中飞夺泸定桥……这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领导红军创造的一段战争奇迹。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踏访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四渡赤水处扶贫攻坚忙
1935年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机动灵活地与敌周旋,转战在川、黔、滇一带的高山河谷中。
当年1月28日至3月22日,红军来回四渡赤水,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扭转了战略转移中的被动局面,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红军一渡、三渡赤水的渡口元厚渡、茅台渡,分别在贵州的习水县与仁怀市。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渡口---太平渡与二郎滩渡,均属四川省的古蔺县。位于泸州市东端的古蔺县是郎酒的故乡。在古蔺县采访时,居住在古蔺县城的葛杉告诉记者:"小时候,两层瓦房就是县城里最高建筑了,下雨的时候满街泥泞。你看,现在的街道变成水泥路了,周围都是七八层高的楼房。"
谈起变化,古蔺县委的同志告诉记者:我们这里长期贫困,经济收入主要是靠烟、酒。为迅速改变农村面貌,在新农村建设热潮中,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扶贫攻坚。为此,县里出台了不少利农政策,为农民无偿提供烟种、营养袋、地膜等烟用物资,实行生产技术培训补贴等,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协会空前活跃。 以该县的三道水村为例,村支部、村委会积极招商引资,组建农村专业协会,通过协会指导群众与公司签订合同并按公司要求组织生产,成效显著。企业减少了交易成本,农民有了技术指导和稳定的销售渠道。现在全村167户全部加入协会,以前种粮食一年到头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农户,有的现在一年水果收入就高达1万多元。扶贫攻坚走上一条新路子,大家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红军渡金沙江时的皎平渡口 (资料图)
承载红军渡江口开发资源换新天
位于四川省会理县城东南方70余公里的皎平渡,作为川、滇交通的重要枢纽,见证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那段历史。1935年5月2日,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率干部团二营五连昼夜兼程,出其不意地于5月3日抢占了皎平渡,找到了6只木船并联络了37名船工,经过7个昼夜的努力,红军一、三、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全部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当薛岳的"追剿军"赶来时,红军早已不见踪影,但见江水浩淼,只好望江兴叹! 70年过去,天险金沙江上已建起川滇斜拉式大桥。古城会理也已旧貌换新颜,成为川南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当年众多战斗遗迹,如红军前沿指挥所,就是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描述"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地方以及毛泽东住过的山洞、刘伯承指挥作战的将军石等依然保存着,成为游人参观的热点。会理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矿产以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而著名。现已探明的金属矿、非金属矿达60多种、300多处,有"矿产博物馆"的美誉。"全县要打好资源牌和政策牌,主动融入攀枝花对接昆明,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会理县委书记胡坤告诉记者,这是县委、县政府年初提出的发展新战略。"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县财政总收入达10亿元。"
泸定桥今貌 (资料图)
昔日红军飞夺之地今天绿色旅游之乡
1935年5月26日,红军勇士在安顺场欲渡大渡河,但因水急船少,红军1万多名战士全部渡河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他们身后有周浑元、薛岳等数十万大军追赶。
红军到此的72年前,太平军领袖石达开和4万士兵就是在这里全军覆灭的。5月27日午夜,红一军团四团政委杨成武接到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夺取泸定桥。杨成武的部队用了大约30个小时,在高山峡谷中急行军100多公里,于29日凌晨抵达泸定桥西岸。下午4时,夺取泸定桥的总攻开始,22名红军突击队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攀着桥上的冰冷铁索,夺下泸定桥,冲向对岸。毛泽东以"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记录了红军的这一壮举。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的泸定桥,见证了一个个"强县富民"的历史性新跨越。2005年来此参观旅游的中外游客达43万人次,为当地带来了1.3亿元的收入。过去令人胆寒的大渡河水,其水电资源已成为泸定县的发展优势。
泸定县委书记黄文说,泸定发扬"红军精神",经济建设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有望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率先实现小康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