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大连8月24日电(记者赵华董践真)“在2005年和2006年的基础上,从本质上加速、扩大中俄高科技的合作,到2010年将创新合作规模从现在的每年3000万美元提高到30亿美元到50亿美元。”俄罗斯技术创新联盟总裁尤里·列别捷夫这样说。
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俄罗斯专利技术在大连主题活动日”上,尤里·列别捷夫对中俄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
他说,中国高科技行情好、创新体系处于不饱和状态,对最新技术有极大的需求,因此俄罗斯的创新公司已开始将高科技成果系统地推向中国市场。
大连三易孵化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中俄高科技合作的受惠者之一。公司董事长黄艳告诉记者,中国过去对石油、供热管道进行清洗时都是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前者清洗不彻底,后者产生污染。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有一项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2004年,黄艳花80万元买下这项技术,但当时这一技术并未成熟,高压电机尚不过关。于是她组织力量进行再度研发,今年初公司拿出样品后,受到市场的欢迎,从3月份至今已拿到2600万元的订单。
“俄罗斯在机械、重工业、生物医药等方面技术很强,如果引进他们的技术,再结合我们的优势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完善,利润空间会非常大。”黄艳说。
俄罗斯技术创新联盟目前正在致力于扩大这种合作。尤里·列别捷夫说,在资源节约、生态、交互式远程医疗这些效益前景良好的领域,中俄合作成立大型科技合作协会将会起到扩大高新技术合作规模的“火车头”作用。他认为,仅上述三方面的新技术在2010年对中国的出口可以达到8-12亿美元。
谈到中俄科技合作可能存在的障碍,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科技副校长助理德米特里延科说,两个大国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最大的障碍可能来自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够完善,对技术的估价也没有相应的标准和机制,而且,缺少优秀的专利技术转化经理人。
尤里·列别捷夫透露,俄罗斯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已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准备筹建中俄交互式远程医疗合作协会,与中国有关专业公司的谈判也已经开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