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素称天险,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72年后,同样是在大渡河安顺场,蒋介石叫嚣要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但是,历史并没有重演——
当年红军突击队就是从这里冲上对岸的。
滔滔大渡河,记录着一段段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在这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全军覆没,留下了让人难忘的历史悲剧。在这里,红军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创造了军事历史上的奇迹。红军为何能避免石达开的悲剧重演?记者带着这一问题走访了西安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主任杨玉玲教授。
记者:大渡河安顺场一带曾经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全军覆没的地方,这段历史的大致情形如何?
杨玉玲: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太平军发生内讧后曾主持太平天国一切军政要务。1857年6月,因受天王洪秀全猜疑,石达开出走天京,在安庆招集部属开始独立征战南方各省。1863年5月,石达开率主力渡过金沙江后,取小道进至大渡河畔,准备从安顺场渡河北上,进军川西北平原,直下成都。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调集重兵围剿,将太平军包围在大渡河畔。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两岸高山耸立,河道陡峭险峻,急流汹涌,险滩密布,人称天险。纵横疆场十余载、被称为勇将的石达开,指挥部队乘夜强渡失败,自沉妻儿于大渡河中,发出了“大江横我前,临流曷能渡”的悲叹。6月初,石达开部全军覆没,他自己被俘遇难。
记者:72年后,中央红军兵临大渡河畔时,面临的是怎样的形势?
杨玉玲: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理会议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进入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创建新苏区。
红军前进的道路险境重重,既需要通过冕宁以北的彝民地区,又有天险大渡河拦阻。彝族群众深受国民党政府和地方军阀的压迫、歧视,生活极其贫困,对汉人向来抱有很深的民族成见。而且红军到达大渡河畔比石达开要晚半个月,此时已进入洪水期,大部队极难通过。
在军情方面,蒋介石效法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对付石达开的战役部署,调集中央军和川军10余万人,对红军形成南攻北堵之势。蒋介石还致电各路将领,称“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扬言一定要让朱德、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记者:虽然红军在大渡河面临的形势,比当年太平军还要艰险,但结果却完全不同。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杨玉玲:最根本的原因是,太平军是农民起义军,红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党的正确领导。
其实,太平军不是没有机会渡过大渡河。太平军到达大渡河边的当天夜里,石达开的妻子生了儿子。石达开高兴之余,传令部队庆祝3天,没有立即过河。没想到,这期间山洪突发,河水暴涨数丈。待水势下落时,数十万清军蜂拥而至,将他们重重包围。
其次,红军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堵,采取了机智灵活的战术。红军以迅疾之势赶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到达大渡河边,立即展开渡河作战。占领对岸后,由于安顺场水深流急不能架桥,缴获的几条小船难以保障数万将士几天之内渡河,军委领导当机立断,改变渡河计划,决定一部由安顺场继续过河,过河后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则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互相掩护,火速抢占距安顺场近200公里远的泸定桥,使数万人迅速渡河。灵活的战略战术指导,有力地保证了红军在大渡河作战的胜利。
另外,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不同,也是结果不同的重要原因。大渡河以南的大凉山是彝族聚居地,传说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就发生在这个地区。太平军到达这里时,当地彝族土司站在清军一边,用巨石滚木堵塞山路,截断太平军的退路,使太平军陷入被围境地。红军路过这里时,开始也遇到彝民成群结队拦阻和袭扰。但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并派代表同彝族首领谈判。任先遣队司令的刘伯承还根据彝族习俗,同彝族沽鸡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盟誓,结为兄弟。这些举动迅速赢得了广大彝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红军在小叶丹的护送下,7天之内走出彝族区,及时赶到了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渡口。应当说,强渡大渡河的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
记者: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杨玉玲:大渡河作战的胜利打破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的企图,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通道,使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合的既定战略得以实现。红军将士在大渡河畔写下的壮丽篇章,对我们的启示很多,这里我主要说两点。
一是任何时候都要坚信党的正确领导。红军来到大渡河畔时,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但广大官兵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取得胜利,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假如此时对前途信心有所动摇,必然造成军心涣散,后果可想而知。
二是要注重培育顽强的战斗精神。大渡河作战极其艰苦,红军官兵表现出来的战斗精神令人震撼。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时,红军十七勇士分两次乘一只小船冒着敌人的炮火,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击败对岸数倍于己的敌人。从安顺场向泸定桥进军途中,红军官兵在敌人的阻击下,一昼夜急行军120公里。然后22名勇士又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过100多米长的泸定桥,占领了对岸。这样的速度和意志力、战斗力达到了人类体能的极限。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一支军队取得战斗胜利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今天学习长征精神,重点之一就是要培育顽强的战斗精神。(巩茗霏 记者 周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