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搬迁后,腾出的房子将会依据庐山的总体规划分类处理。
庐山1.2万居民搬迁下山调查
始建于1895年的牯岭镇是庐山的中心也是庐山的标志当地居民面临即将启动的大规模搬迁
8月23日,江西省九江市房管局发布了一份房屋拆迁公告,该公告显示,位于庐山脚下的威家镇芳兰村一片2平方公里的土地将于9月底完成拆迁工作。到2008年10月份,一座新城——“庐山文明新城”将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引人注目的是,这座新城建成后,1.2万名庐山居民将从山上搬迁到这里。
庐山居民的这项庞大的搬迁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引来媒体的一片质疑声。本来,九江市政府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声称其初衷是为了“减轻庐山的环境压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但质疑的声音却认为,庐山原居民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居民下山不但于保护文化遗产无益,反而严重破坏了庐山风景区独有的人文气息。
居民下山,对庐山究竟意味着什么?减轻环境压力与保存人文气息的矛盾真的不能调和吗?针对上述诸多疑问,本报记者日前前往庐山,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调查和采访。
方圆两平方公里的牯岭是一座海拔1164米的山城,这里是庐山的中心,也是庐山的标志,1.2万名面临搬迁的庐山居民都生活在这里。
山城最繁华的地方叫牯岭街——一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街道,各种商店、旅馆、餐厅、书店、歌舞厅、网吧等服务设施均掩映在绿阴丛中。
两个多月前,72岁的刘孜男带着老伴从江苏南通来这里避暑。老两口在牯岭镇窑洼街租了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从此便长住了下来。现在,老两口和庐山本地居民一样,每天早上去菜市场买菜,晚上回家盖着棉被睡觉,闲的时候还去街心公园坐坐。每天两人都生活得悠闲、惬意。
每年夏天,像刘孜男夫妇那样来庐山租房避暑的游客不在少数。一位庐山当地居民说,近20年来,牯岭变得热闹了,也变得“拥挤”了,当地人也渐渐地习惯了这种“拥挤”,习惯了与那些抑或熟悉的,抑或陌生的游客一起在餐馆吃饭,一起在街边散步。
牯岭自然承受力到了极限
但对于庐山景区来说,游客与居民“抢地盘”,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丰厚旅游收入外,却给景区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牯岭镇纪委书记陈励全说,人口的增多,造成的最直接的压力就是生活垃圾增多了,景区防火压力增大了;另外,人口增多,车辆也多了,这也直接导致牯岭空气质量下降。
一位当地居民说,现在山上的环境和他们小时候比起来,差太多了。小时候当地小孩都喜欢在卢琴湖里游泳,如今湖里的水早已被污染,“现在别说游泳了,就是洗手也不敢啊。”
“牯岭的自然承受力早就到了极限。就人口而言,现在的庐山是只能出,不能进。”陈励全说。
近些年来,由于牯岭街的建设规模一再扩大,造成资源管理、游客接待、居民生活和交通枢纽等诸多功能相互干扰,难堪重负。
1.2万居民3年内将分批下山
两年前,庐山景区管理者们就大胆地提出了缓减庐山人口压力和环境压力的规划和设想。
《庐山风景名胜区2004~2020年总体规划大纲》中透露,庐山风景区从2004年开始,便逐步要将山上与旅游无关的人员全部迁移至山下居住,力求做到“山上上班、山下食宿”。该《大纲》还提出,“到2020年,力争使庐山完全恢复其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种种迹象表明,庐山居民给游客“让路”成为了必然。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让谁退出这块宝地呢?
在游客、干部职工、庐山原居民三者的权衡中,九江市政府以及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最终选择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下山。
7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政府通过《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消息,称“庐山将在山下建一座庐山文明新城,山上现在居住的1.2万居民3年内将分批迁下山”。这预示着庐山居民下山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短短3天搬迁数字“大缩水”
但此消息一经发布,“万名庐山居民大搬迁”马上成了网上讨论的焦点话题,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声音。有评论认为,“居民下山会破坏庐山原有的人文气息。”
针对这些质疑,7月25日,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将搬迁下山的“不是全部庐山居民,而是4000余名行政管理机构的干部职工”。
仅仅3天时间,“1.2万居民”为什么变成了“4000名行政管理机构的干部职工”?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否蕴含着某种微妙的因素?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数字变化,实际上暗含了这项工程的艰巨性。“方案是早就定了的,不可能有变化。4000名行政管理机构的干
部职工,如果包含他们的家属在内,实际上也是1.2万人。数字不同,但内涵一致。政府之所以把数字缩小,是考虑到了其中政治影响,毕竟上万人的大搬迁不是件小事。”
记者在采访期间了解到,此次“万名庐山居民大搬迁”的消息公布后不久,就有人在网上发表了尖锐的批评意见。一位名为“lx 109”的网友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内容就是保护原生态不被破坏,‘物竞天择’,几百年都能存在的牯岭镇,其能存在就有他的道理,当地政府为什么要将其改造呢?”
但是,对于“破坏文化遗产”、“破坏人文气息”的说法,牯岭镇纪委书记陈励全不以为然,他说,“牯岭”,来源于英文“cooling”一词,意为“凉爽”,是1895年英国人李德立在此建别墅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牯岭镇本身就是庐山避暑、旅游的结果。现在的牯岭居民,绝大多数是从事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原居民只有寥寥几百人。
陈励全还说,即便这几百名庐山原居民,也是近100年来,从九江市、星子县迁居到这里的,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民俗和文化。因此,居民下山,不会破坏当地文化和人文,相反,它还会缓减庐山的人口和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