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在所谓的“中国间谍事件”上的报道越来越离谱:《每日新闻》日前抛出所谓的“揭秘”报道称:上海有“卡拉OK美女间谍”,目的是让日本外交官和自卫队军官中“美人计”泄密。那么,《每日新闻》的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卡拉OK美女间谍”又是什么玩意呢?
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写得有鼻子有眼,跟好莱坞的三流间谍片差不多:
“日本多次传出有外交官和自卫队军官,中了中国的‘美人计’而泄密,其中两人曾光顾上海同一家卡拉OK店,跟陪客小姐有亲密关系,可能向她们泄密了。
“日本最近有杂志揭开这间卡拉OK的神秘面纱,那里的小姐不但漂亮,还会说日语和知情识趣,将很多日本男人迷得神魂颠倒,如被灌了迷魂汤一样。”
日本《每日新闻》引述《朝日艺能》周刊消息人士报道说,这家让日本外交官和军官叛国泄密的卡拉OK店,位于上海虹桥区。这家卡拉OK店经常接待日本客人,内有大约10间私人房间。每当有日本客人来到,一名非常有吸引力的女经理就会在门口操流利日语迎接他们,然后带他们到私人房间。日本客人支付150元人民币就可尽情畅饮,其间一群美女会列队进房任君选择。“这些小姐毫不忸怩害羞,会直接以不纯正的日语要求客人带她们出场。”报道说:“所有卡拉OK歌曲都很柔和,房间灯光很阴暗,客人可面贴面跟这些小姐跳舞,甚至亲吻、毛手毛脚,小姐都不抗拒。”再花费700元人民币,日本客人就可带她们出场。
报道引述一名驻上海的日本记者的话说,由于这些小姐跟到当地公干的日本商人和外交官有密切接触,所见所闻都可能涉及国家情报。该日本记者透露:“日本外务省8月初发表公报,建议大使馆和领事馆职员避免到这些地方接触女性。”
报道漏洞百出手法拙劣
北京一位对情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就此报道发表评论认为,“卡拉OK美女间谍”报道漏洞百出手法拙劣。从报道的内容上来看,既然日本媒体早就将所谓的“驻上海日本外交官中美人计”一事炒得天翻地覆,那么作为间谍机构也好,情报机关也好,怎么可能在情报点暴露之后继续存在呢?这根本不符合情报或者间谍工作运作的基本原则,世界上没有一家情报机构会在秘密地点败露后继续“经营”,这点作为间谍情报大国的日本不可能不清楚。
更为荒唐的是,《每日新闻》还报道说,在外交官出事后,还有日本自卫队军官跑到同一地点“叛国泄露机密”。如果这一报道属实的话,那么只能证明两点:一是日本自卫队军官是个没有头脑的“情报贩子”,看到媒体有关“日本外交官出事”的报道后,居然将相关的场所当成卖情报的绝好地点,居然一点都不担心日本反间谍机构盯死该处;二是身为训练有素、且接受过严格保密教育的日本外交官和自卫队军官,竟心甘情愿地跑到“情报卡拉OK”酒吧大谈公事,“眼看着陷阱自动往里跳”。
至于《每日新闻》的报道手法更为拙劣。从报道内容可以看出,《每日新闻》是转引没有什么名气的《朝日艺能》,而《朝日艺能》又援引“消息人士”,“消息人士”的身份只是“卡拉OK”的无名日本消费者。没有任何正式消息来源。
日本战前“酒吧文化”是想象根源
那么,《每日新闻》如此报道的根源在哪里呢?这跟日本战前的“酒吧文化”和“色情间谍”有关。
说起日本间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在长期的侵华过程中罗织起来的庞大情报网、罪行累累的特务机构,和臭名昭著的间谍头子土肥原贤二之辈。早在16世纪以前,日本的谍报活动就相当频繁。日本在世界各地开展大规模的谍报活动,则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1878年,日本陆军情报部问世。3年后,宪兵部队成立,之后逐步发展成集反间谍机构、特种警察部队和国内安全部三位一体的组织。1884年,日本撤消了海军省军务局,另立军事部,而军事部下属的第五课就是谍报课。这标志着日本海军也有了专职情报机构。
在日俄战争与一战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间谍搜集俄军情报。其中,日本妓女充当了重要角色。日本妓女从19世纪80年代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以后,因其“温柔、诚实和善良”而“到处受人欢迎”。
到20世纪初,她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现成的情报网,遍及俄国和远东地区”。1903年,日本妓女安藤芳来到哈尔滨,专门诱骗俄国军官,不久被一名俄国将军接纳为妾。很快,安藤芳偷出一份军用地图,连夜逃往北京送给日本公使馆。这是一张俄军在东北地区的兵力分布详图,记载着俄军在东北地区的驻军地点、防御工事、物资储备等重要情报。由于掌握了俄军的大量情报,因此日俄战争一开始,俄军就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鉴于日本妓女间谍的特殊作用,日本人将她们比作日本飘零到大陆的樱花花瓣和与日月同辉的明星。后来,这些“妓女间谍”被捕获之后不是被俄军处死,就是被关入西伯利亚的冰雪荒原监狱里活活冻死。
既然有“最崇高的爱国者”思想做铺垫,再加上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一间谍以开咖啡馆的名义侦察美军舰只进出港的历史先例,不难理解日本媒体为何以自己的做法臆测他国的事了。 (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