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课题在实际操作中有点执行不下去了,完全和设想的不一样,报告要‘难产’了。”随着沪上各大高校陆续开学,部分大学生也开始为交不出社会实践报告发愁。记者昨日联系沪上多个高校获悉,对于交不出社会实践报告的学生,学校将给予完全的“宽容”,不会有任何惩罚性措施。
某高校学生小黄暑假前辛苦“竞标”得来的社会实践项目是有关小排量汽车调查,可面对记者采访,他却两手一摊:“我们小组调查下来,上海市场销售好像并没因‘限小令’放开而发生太大变化,这个暑假实践报告估计没戏了。”记者随后致电多个大学生暑假实践项目的负责人,得到的回答要么是“正在整理”,要么直接表示“不会有报告了”。
对此,同济大学团委学生社会实践负责人朱云杰告诉记者,暑期实践就是鼓励大学生勇敢地走出去,所以只会有“评优”机制而不会对质量不合格的报告退货或者采取什么惩罚措施。“对于那些不达标报告的炮制者,校方最多降低其项目经费,让这些同学自己贴钱参与实践。”
复旦大学该项工作负责人梅鲜则表示,由于引入了项目全程跟踪制,所以校方对那些无法完工的项目早已“心里有数”。“其实,大学生在项目操作时遇到困难,完全可以向指导老师求助,今年我们就有一个小项目在老师指导下‘滚’成了一个包含许多亮点的大项目。如果学生认为一个老师的智力帮助还不够,校方还将召集各方专家会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