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天下第一墩遭风雨侵蚀随时可能坍塌
“天下第一墩”危在旦夕
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随时可能坍塌专家称目前尚无拯救良方
明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天下第一墩”,一直是众多游客神往的地方,在长城的研究和保护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这座古代军事墩台由于历经风雨侵蚀,加之
矗立于50多米高的悬崖之上,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因技术、资金等条件限制,第一墩的保护至今没有好办法,游客担心:第一墩还能“撑”多久?
“天下第一墩”岌岌可危
据嘉峪关长城研究所俞纯荣所长介绍,“天下第一墩”因矗立于讨赖河谷之上,又称讨赖河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用黄土夯筑而成。第一墩北距嘉峪关关城7.5公里,矗立于讨赖河边56米高的悬崖上。在5000多公里的明长城线上,嘉峪关“天下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长城“龙”的身躯,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
第一墩底宽14米,长15米,其内部仍呈正方形。第一墩矗立于讨赖河畔崖壁上,讨赖河水由西向东北方向流过,经第一墩所处位置转弯向东流淌,若非一道早年筑就的混凝土堤坝拦挡,河水径直冲向崖壁,第一墩早就消失了。尽管如此,游客还是担心:如果偶发暴洪冲越堤坝冲向崖壁,第一墩将遭受灭顶之灾。
其实,对第一墩的担忧不仅止于偶发的暴洪。由于第一墩处在风沙频发的戈壁滩上,其脚下的崖壁又以鹅卵石和沙土构成,并非坚不可摧,风雨侵蚀本身就会逐渐剥离第一墩的夯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风雨剥蚀导致崖壁坍塌,就会直接导致第一墩的消亡。
拯救第一墩尚无良方
第一墩的险象有目共睹,当地政府也是心急如焚,但到目前为止,第一墩的保护办法也仅限于阻止人为地攀登破坏而已。
俞纯荣所长说,虽然目前已排除了人为破坏的因素,但大自然的因素不可抗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夯实第一墩下的崖壁。据悉,2003年,嘉峪关市就委托中铁设计院对第一墩的保护进行了勘测设计。目前各方意见基本一致,就是采取在崖壁上穿洞进行混凝土浇注,以此夯实崖壁。但因具体情况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一墩尚无数据资料库
据了解,目前我们所掌握第一墩的情况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全国进行文物普查时的资料,仅限于修筑年代、普查时的高度和大小等。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第一墩还没有建立数据资料库。
俞所长说,文物数据资料库的建立须由国家文物局进行,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设备基础。据悉,国家文物局将在2007年对嘉峪关境内的长城进行细致的勘测,届时,第一墩的信息化资料将建立,第一墩的保护将正式列入规划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