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华埠美洲博物馆门口对面,哥伦布公园北侧“曾喆路”的路牌下面,记者采访了“9·11”华人英雄曾喆的母亲岑娇娴(华人英雄曾喆的妈妈)女士。
5年了,尽管每次提起曾喆,都会伤心。但岑女士通过做义工和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等有意义的方式,渐渐走出了失去爱子的阴影。
岑女士的生活经常是这样安排的:
周一,到家附近12街的老人中心参加活动,下午的节目是跳交际舞。周二,在住宅附近的老人中心,作为跳舞教师助理,协助教导老人家跳舞;周三,跟朋友去跳舞;周四,拜访朋友;周五,到唐人街麦迪臣社区中心耆英合唱团唱歌;周六,参加海韵合唱团外出表演。
岑女士目前居住在布鲁克林羊头湾一座两层的住宅,丈夫前些年已经过世,自己居住在二楼,长子一家住在一楼。长子是纽约一家餐馆的厨师,育有儿女二人。
岑女士依旧保持昔日俭朴的生活方式。家里的客厅陈设简洁,显眼的是一套黑色沙发和一台电视机。她说,多年来习惯了俭朴的生活,对生活没有奢求。
8月初,岑女士与居住在波士顿的弟弟一家外出旅行,游览了黄石公园。2004年,曾回故乡广州探亲。
岑女士对记者说,失去儿子曾喆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这是无法弥补的。谈起儿子昔日的往事,岑女士的眼睛含着泪水,声音哽咽。
但她觉得欣慰的是,曾喆出事之后,美国各界、中国许多机构和有关人士,都向她表达了问候和关心。甚至美国华盛顿新移民中学的多位年轻人来信表示要给岑女士当儿子。
花了两年多时间才走出了失去儿子的伤痛,来自社会各方的关爱抚慰了这位母亲的心灵。5年来,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纽约市在华埠命名了“曾喆街”(Zhe “Zack”Zeng Way),曾喆生前工作的纽约银行,以曾喆的名字命名该公司的会议厅。据了解,该公司享有这样荣誉的仅有两人,另外一人是该公司的创始人。曾喆读书的罗彻斯特市,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辆救急车,他的母校,成立了“曾喆基金”。所有这一切,都表达了社会各界对曾喆舍己为人精神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