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特级教师、普陀区教育学院叶佩玉老师被授予“普陀教育杰出贡献奖”,区教育局还一次性奖励这位优秀教师10万元。作为一名从教30多年的化学教师,叶佩玉带出近300名竞赛冠军,她还是首位获“英特尔杰出教学奖”的中国教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用其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
把“异常现象”暴露给学生
叶老师记得,在参加国际大赛时,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中国学生缺的不是知识,而是主意。”对此,她认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甚至将教学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暴露给他们,引发研究兴趣。在一次电解氯化铜溶液的演示实验中,阴极区溶液由蓝绿色变成墨绿色,和课本不符,但老师不提醒,学生很难发现。叶老师将演示实验改成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最后,四名学生根据这一课题研究的论文获得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曾获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杰出环境科学奖的学生诸珏敏说:“叶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我改变了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放手,再放手
放手,是叶老师教学的又一绝招。一次,学生小组在空调房的空气净化研究中遇到麻烦,找不到可测试数据的实验箱。学生们跑来向她请教,叶老师建议,“你们自己设计一个吧。”学生惊诧:“我们行吗?”叶老师鼓励他们放手去干。学生们跑了五六家科研单位,抱来一叠设计方案,实验箱大功告成。
科学精神更重要
学生说,和蔼的叶老师也有严厉的时候。参加化学竞赛培训,做实验有时候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做到最后,有些学生想放弃了,或者编造一些数据敷衍了事。这时,叶老师总是很严肃,“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竞赛获奖远不如科学精神重要。”
叶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小节也很重视。一次,她开会回来发现,教室大门敞开,灯、空调一直开着,学习用品堆得乱七八糟,学生却不见踪影。她马上在黑板上留言:今天离开教室时,是否有不妥的地方?你们在学节能,为何不从身边小事做起?请认真思考。看到留言后,学生们倍觉羞愧,决定改掉坏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