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冬,陈毅在梅岭被敌围困时的隐蔽处,陈毅在梅岭被敌围困时,在这里写出著名的历史诗篇《梅岭三章》。(资料图片)
新华网专稿(记者 梅世雄)信丰,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信丰地处赣州南部,与广东交界,以盛产脐橙出名,也是赣州经济较好的县。在赣南红土地的采访,我们每到一处,几乎都要到当地政府机关看一看。令人惊讶的是,遂川、兴国、瑞金等政府机关的办公室,几乎都没有空调,有的连电风扇也是刚装上不久。我们难以想像,在这样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炎热季节,他们是如何办公的。而在信丰,这种情况就改变了,几乎每间办公室都装上了空调,我们在县政府的采访也就不用汗流浃背了。
信丰是项英、陈毅等率领留守部队开展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我们没有忘记他们,决心深入当年的中心区域--油山,找寻当年英勇的游击队员的故事。
油山位于江西省南部,座落在信丰、大余、南雄三县的交界处,横跨江西、广东两省,近邻湖南,主峰海拨1073m。四周山峰起伏,树木茂密,古树参天,地势险要,方圆几十里都是山。它与广东南雄的北山,大余的梅岭形成三角形,遥遥相对,成为南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山镇位于信丰县西北部,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项英、陈毅、陈丕显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及为争取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
中央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率领留守苏区的红24师和一些独立团共约3万人抗击国民党50万兵力的南北夹击。遵义会议后,中央指示他们采取游击战术,分九路突围。
1935年3月底,项英、陈毅历经艰辛到达信丰境内的油山,与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李乐天、副书记杨尚奎和少共特委书记刘建华等会合。后来,蔡会文、陈丕显等带领突围出来的赣南省军区部队80多人也来到油山。至此,油山的红军游击队人员达到1400多人。
从此,"千峰转不尽,十里万重山"的莽莽油山山脉,活跃着一群英勇不屈的红军战士。
国民党军占领中央苏区后,对游击区设置3道封锁线。陈毅在军事上以南岭山脉为依托,以油山、北山为主要根据地,依靠群众,长期坚持游击战争。根据统一指挥,分散行动的原则坚持在赣粤边发展5个游击地区:油山区:位于信丰、大余南雄三县交界地区,是赣粤边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北山区:位于南雄、大余交界地区;信南区:位于信丰与三南、南雄交界地区;信康赣区:位于信丰、南康、赣县边界地区;犹崇区:位于上犹崇义和湖南桂东边界地区。
游击队在转战时付出了巨大牺牲。年仅28岁的赣南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在一次突围中壮烈牺牲。牺牲前夕,他曾写下"血染遍山红,士气豪雄,餐风饮露志若虹;倦卧茅丛石作枕,若醉西风"的豪迈诗句。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率就义前,也曾写下著名的《带镣行》--"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