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从现在起开始实施“111计划”——拟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和一批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融合成研究队伍,以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为目标,将在大学中组建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新京报》9月12日)
资料图片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对引进全职教授的质疑引发诸多议论
在盛行各种名目的学术“工程”,尤其各学科领域普遍缺乏大师而又有着强烈大师情结的当下,出现一个以“大师”为关键词的引进计划,并不让人感到很意外。果能遂愿,对国内学术科研水平的提升,将大有裨益。但是,引进计划是一个大工程,需要仔细研究审慎实施。
1000名学术大师,该是一笔怎样惊人的开支?据悉,为实现该项引进计划,“将为海外人才提供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等费用”,虽然,报道中没有给出具体数字,但联系当前各高校为引进一名院士(即使只是挂个名),动辄往往也是几十万上百万元的经费来看,名头更响、来头更大的“海外学术大师”,引进开支恐怕只会多不会少,尤其在引进数量以成百上千计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当然,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冲着“世界一流”去的,而引进的对象又是“学术大师”,不惜重金、舍得投入,也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不过,接下来一个更重要的疑惑仍然无法回避:仅仅靠“提供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筑成的“巢”,是否足以引来千名“海外学术大师”这样的“凤”?换言之,除了名利待遇、生活硬件之外,真正的学术大师或者说学术本身更看重、更需要的是什么?
行文至此,不仅想起两位我国已故的公认学术大师的两句与做学问有关的话:一句是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一句是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我只是想读懂数学。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利,数学不是一条捷径”。显然,两位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师告诉我们的是同样一个为学的道理:学问学术所真正需要或者能够吸引人才的环境,不仅与名利无关,而且恰恰是这之外的一种超脱世俗功利的淡薄、单纯、执著。
扪心自问:当前我们的高校是否具有这样一种学术环境?如果没有,除了“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之外,我们还能拿什么吸引海外学术大师,让他们不仅愿意来而且留得住?而如果有,凭借这样的环境,假以时日、何愁自己本土的学术大师不能脱颖而出乃至层出不穷,又何必把“世界一流”的理想全都押在海外大师身上?
此外,上述计划中的引进标准是“学术大师每人一年应在国内工作累计不少于1个月,学术骨干则累计不少于3个月”。如此短暂的引进时间,是否能算真的引进了——是当真引进人才,还仅仅就是引进一个华而不实的空头招牌?毕竟,学术研究、科研创新非是朝夕之功,即使是大师,也不可能离开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凭空建树,更何况我们汲汲以求的还是“世界一流”。既如此,指望一年三两个月的大师“引进”便创造“世界一流”的想法,能如愿以偿吗?(张贵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