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跳坑扮秦俑被抓(组图)

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17日 09:20:2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跳坑扮秦俑被抓(组图)

馆方保安人员将扮成秦俑的26岁德国小伙“请”出俑阵德国游客A.W友情提供 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跳坑扮秦俑被抓(组图)

兵俑阵闯进“洋士兵”,你能找到他在哪里吗?德国游客A·L和A·W友情提供 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跳坑扮秦俑被抓(组图)

  兵俑阵闯进“洋士兵”:不管你咋说,我就不出去

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跳坑扮秦俑被抓(组图)

  

  兵俑阵闯进“洋士兵”:做了一回“兵马俑”,被抬出去也值了

  制俑服

  德国小伙用了一星期时间,制作了一套仿真的秦俑服,从杭州来到西安

  穿俑服

  他进了博物馆大门,远离参观的人群,来到一“僻静”地方,迅速换上秦俑服

  跳俑坑

  他走向一号俑坑,趁保安人员不注意,翻过护栏,跑入兵马俑阵中

  摆造型

  他摆出身旁秦俑的造型,任工作人员和翻译怎么劝说,他既不躲闪,也不吭声

  被抬出

  他被强行“请”出俑坑:多名保安人员靠近他,将他从俑坑中抬了出来

  事发那一刻,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内所有游客几乎同时按动相机快门,闪光灯映亮了整个展厅。昨日下午2时许,德国游客Pablo穿上自制的秦俑服装,跳入兵马俑一号坑,和兵马俑来了次“亲密接触”,所幸没有造成文物损坏。

  Pablo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馆27年来,首个跃入俑坑的游客。

  趁人不备跳入俑坑

  那一刻,游客纷纷拿出拍照手机和相机,对这个“洋秦俑”拍照

  26岁的Pablo来自德国斯图加特市,他的中文名字叫马林,目前是杭州某学院专业的一名学生。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痴迷及对兵马俑的喜爱,昨日马林再次来到兵马俑博物馆,此行他更带上了特殊的“行李”。

  中午时分,马林拎着巨大的蓝色提包,买了张门票顺利进了大门。游客们进入展厅参观,可马林远离了人群,来到比较“僻静”的地方。他打开提包,包内是看上去有些破烂的衣服,衣服里外两面分别是灰色和土黄色,衣服上有许多小疙瘩,一顶泥做的帽子和一双大鞋,让所有看过的人都感到奇怪。

  马林迅速换上了“奇装”,向兵马俑一号坑走去。当马林回到人群中时,游客们都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马林穿的并不是普通的衣服,而是一套仿制的秦俑服,土黄色的衣服颜色,让他宛如复活的秦俑。马林进入一号坑后,直接走到秦俑修复区。据执勤的保安人员介绍,他们看到了马林,但对方只是照相,而且服装穿得很奇特,保安人员对其并未有所戒备。

  下午1时许,马林趁保安人员不备,翻过了护栏,跑到3米外的兵马俑阵中。目睹这一幕的游客,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拿出拍照手机和相机,对这个特殊秦俑拍照。

  “洋秦俑”以假乱真

  “我看了一遍竟没发现,他扮得太像了……要不是同事指点我很难发现”

  姜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公安科副科长,事发时他正在办公室中。听到有人跳入秦俑坑,他先是不敢相信,而后发疯似地奔向出事地点。“到了出事的地方,我看了一遍竟没发现马林,他扮的秦俑太逼真了。”姜波讲,泥做的帽子就是秦俑的发髻,脸上涂成了土黄色,连秦俑的踏板都有,要不是同事指点他很难发现“洋秦俑”。

  见此情况,姜波叫上保安人员、翻译,迅速来到马林所在的地点。他通过翻译劝说马林离开秦俑坑,并告诉他这样的举动有可能损害秦俑。“马林仍站立在原地,没有躲闪,并摆出身旁秦俑的造型,就是不吭声。”翻译说。姜波注意到,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他意识到事情越拖将会越难解决。

  姜波决定强行将马林“请”出俑坑,紧接着,多名保安人员靠近马林,并将其从俑坑中抬了出来,马林则不停喊着他没有伤害兵马俑。

  他的装备

  泥做的帽子是秦俑的发髻,脸涂成土黄色;衣服上有许多小疙瘩,外面是土黄色,里面是灰色;一双长靴,连秦俑的踏板都有。

  -讲述

  学行为艺术的我那一刻情不自禁

  “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办,我的行为太愚蠢了。”昨日下午,坐在兵马俑博物馆公安科办公室,马林低着头,脚上还穿着仿制的秦俑鞋。他说,之所以跳下俑坑和秦俑站在一起,只是出于对“他们”的喜爱。马林从小就知道中国有个神奇的地下军队,那些士兵叫做兵马俑。从那时起马林就希望能到西安亲眼看看兵马俑。几年前,他偶然来到西安,第一次见到兵马俑。“感到很震撼,拍了照,但总觉得不过瘾。”

  3个月前马林再次来到中国,公派到杭州某学院学习行为艺术专业。他决定要给自己制作“俑服”,“我参考了很多图片,每件东西都是我亲手做的,用了一个星期。”马林说他只是想扮成秦俑,在俑坑外拍照留念。“可见到秦俑时,除了激动就是激动,便不由自主跳入俑坑。”马林说,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愚蠢,而且有可能伤害到兵马俑本身,因此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他希望大家相信,跳入俑坑就是出于对兵马俑的喜爱,并不是有意要破坏。

  -处罚

  “洋秦俑”被批评教育

  马林虽然是秦俑馆建馆27年来首个跳入俑坑的游客,不过他最后只是受到了批评教育。对此,博物馆公安科副科长姜波认为,对跃入俑坑事件的处罚结果,要依据其造成的后果而定。

  姜波表示,这种处罚结果比较合理。马林出于对兵马俑的喜爱,才会做出跳俑坑的事,他真正的目的是和秦俑拍照,并不是要故意扰乱秩序、破坏文物。从实际情况看,秦俑也确实没被损坏,所以马林不会受到严厉处罚。

  “无论是什么人,如果跳入秦俑坑,博物馆和警方都会根据其造成的损失做出处罚。”姜波说,如果游客的行为破坏了文物,就要相应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没有造成文物损坏,就要接受批评教育或处以500元罚款。记者从警方处了解到,游客若故意跃入俑坑,扰乱社会秩序,也将受到治安处罚。

  -反应

  游客认为跳俑坑有点荒唐

  昨日下午2时许,马林坐在姜波的办公室,正在接受问话。他脸上的涂料刚擦去,表情显得有些无奈。他通过翻译告诉记者,自己跳下俑坑,就是因为很喜欢兵马俑。很多工作人员则感到不可思议,“真的想不通会有这样的人,如果喜欢兵马俑,可以向博物馆申请,也许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秦俑。”

  由于昨日是周末,恰值游览高峰。事发时现场很多游人认为马林的行为荒唐,“从角度讲,马林的行为不能体现出他对秦俑的喜爱,反而有可能伤害秦俑。”一名中国游客说。有外国游客说:“喜欢可以有很多表达方式,跳进俑坑这种方式有点过了。不过这个德国小伙挺有‘创意’的。”由于马林的行为并没损害文物,接受当地警方和博物馆批评教育后,他已乘坐昨晚的火车前往杭州。

  -希望

  爱护秦俑要靠游客自觉

  “游客跃入俑坑”虽说只是突发事件,但秦俑馆的保安人员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担心。因为谁都不敢肯定,有了第一次,不会有第二次。而到目前为止,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增加每个俑坑的保安人员数量,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姜波说,如今博物馆内承担保卫工作的主要是经警,采取的是站岗、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以一号俑坑为例,通常每班有4个人执勤,发现有人试图跃入俑坑,工作人员会及时制止。但此方法即便可以防止人的进入,也无法制止游人扔杂物情况出现,毕竟俑坑实在太大。

  据了解,博物馆也曾考虑采用高科技的红外线装置保护俑坑,这种装置夜间启用效果非常好,但白天实施起来就有困难。安全装置一般都会安装在隔离游客和俑坑的护栏附近,其灵敏度非常高,游客走动的声音、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让其报警,这样做的确可以保护俑坑安全,但游客参观起来就有些不方便。

  “无论哪种安全保护措施,都不可能绝对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姜波说,真正要保护秦俑坑的安全,关键还要靠游客本身。“要看游客是否真的爱护文物,如果真的特别喜爱秦俑,大家就不要伤害它们。”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杜俊岭采写

来源: 华商报 作者: 编辑: 徐晓峰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