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9月18日电 9月18日晚,21时整。在夜色与灯光的烘托下,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数十米高的台历式建筑“残历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硕大的“918”阿拉伯数字更加醒目。还有18分钟,沈阳以及辽宁省其他13座城市将共同拉响警报。
早在两三个小时前,这片曾紧挨着侵华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地方,街边已经挤满了前来观看鸣警撞钟仪式的群众。他们中间有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有被抱在怀里的孩子,更多的是年轻的面孔。
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仪式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员王锦思身上穿着一件印有“勿忘九一八”的文化衫。他说:“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尖锐的警报声,穿透人们的耳鼓直达内心深处,让国耻化作民族复兴的动力。”
沈阳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林跃进告诉记者,从1995年开始,每逢“九一八”,沈阳市都要在夜间鸣响警报;2000年,改造后的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馆前设置了一口“警世钟”,自此每年9月18日夜,在警报鸣响之时,都会敲钟14下,寓意东北沦陷和中国抗战14年。
从2004年开始,“九一八”当天拉响防空警报超越了沈阳和东北的界限,连续两年全国上百个大中城市也鸣响防空警报;在香港的维多利亚湾,5艘游轮也曾与沈阳同步鸣响汽笛1分钟。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5周年。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到江南的西子湖畔,9月18日这一天,上百座城市都将拉响警报,警示人们“勿忘历史,振兴中华”。
75年前的9月18日夜,曾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的不眠夜。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北大营,袭击驻扎在北大营的东北军。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北大营和沈阳城旋即陷落。自此,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沦陷,从此拉开了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序幕,也翻开了中国近代以来最黑暗的历史。
“一夜之间,山河变色,国土拱手让于豺狼,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学教授说,如果耻辱不能铭记,耻辱必将重演;“警报和钟声正是为记忆响起”。
75年后的“九一八”之夜,一尊刻有“勿忘国耻”的警世大钟悬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沈阳这座曾经饱受屈辱的城市,鸣警前要用古老的撞钟仪式,将刻骨铭心的记忆化作沉沉的钟声,一下下敲打人们的心灵。
21时16分,由从社会征集而来的3名撞钟手与辽宁省、沈阳市以及军队的有关领导,代表辽宁4200万人民共同撞响警世钟。
一、二、三……周围的数千名群众在一同计数。
9时18分,正是警世钟14响最后一击,就在此时,防空警报从沈阳市200多处警报点骤然传来,一起划破秋日夜空的宁静,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在沈阳市的9条街、18条路上,所有机动车停止行驶,并鸣响喇叭,车鸣声与警报声震撼着沈阳城。同一时刻,沈阳市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中断正常播出的节目,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文字和警报声音。
21时22分,警报声停止,伫立在残历碑广场前的数百名各界群众齐声高呼: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团结奋斗,振兴中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作为撞钟鸣警仪式最后一项内容,《义勇军进行曲》响亮地唱了起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