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资助了8名大学生,但是----
毕业了连个电话都没有
一名70多岁的老人从1995年开始陆续资助过8名大学生,但是这些贫困学生毕业后没有一个给老人反馈信息,对这种现象,老人只是说,"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这名姓许的老人是在看到本报报道《绿色通道前父亲百感交集》后打来热线的,他想找报道中的理工大学新生马某,"想看看这个孩子,帮一帮他。"老人说,从1995年起,他就陆续开始资助贫困大学生了,虽然退休金不算多,但能帮一把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他的心里还是很宽慰。
从1995年开始,老人开始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家庭太不容易了,培养一个大学生对贫困家庭来说太难。"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老人先后对8名大学生伸出援手,"尽管他们很少和我联系,毕业了连个电话也没有,可我理解他们,他们压力大,事实也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坏。"正是这种宽容的想法,老人还在继续着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
有关人士说,在校大学生特别是贫苦生中存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情感障碍、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采访发现,不少受到资助的大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心理,有的有过于强烈的自尊心,有的心怀感激却不知如何表达,有的担心资助者索要回报,有的甚至怀疑资助者的"爱心"……对于这些复杂心理,一位教育专家认为:不能简单地说这些孩子"冷漠"和"无情",要从更深处寻找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原因,这些大学生在学会感恩、学会报答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的真"爱"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应该是全社会肩负的责任。许多大学生表示:受助大学生毕业后杳无音信,并不能说明一代大学生的精神理想都有问题,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相信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在自己有能力时,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