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专题文章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宁夏日记] 22日,我在宁夏看 你在杭州看

【专题】印象宁夏——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

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23日 02:30: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我在宁夏品西夏遗风         你在杭州看西夏国宝

  浙江在线9月22日讯(记者 杨俊霞) 9月22日,一个阴凉但不昏暗的日子,西北宁夏,贺兰山下,我在享有“东方金字塔”美誉的西夏王陵行走寻觅,在西夏博物馆贮足观瞻,如此近距离的凝视一个远逝的西夏王朝,凝视这个消失在历史记忆中的国度。只有60分钟,我却在漠北的旷野感受到了浓浓的西夏遗风。

  就在同一天,美丽的西子湖畔,临水背山的浙江博物馆,价值一亿多元人民币的鎏金铜牛和另一件珍贵的宝物——石雕力士支座,两件国宝连同146件西夏古文明文物一起,拉开了《见证西夏——贺兰山下尘封的文明展》的序幕。接下来的三个月,杭州人民得以亲眼看到这些西夏王陵里尘封已久的文明古物。

  我是跟随“印象宁夏行”网络媒体采访团一起拜访西夏王陵的。在陵园内的西夏博物馆集中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西夏文物。其实,在西安看过了宏大全面的陕西博物馆,西夏博物馆的文物无论从数量,还是久远度看,都会觉得不可比拟。但是西夏独特的历史切面令其文物有着独特的风味和价值。所有的博物馆都是文物安全的港湾,感谢博物馆,让我们的历史传承在继续坚韧的坚持。采访团友诧异我围着那个鎏金铜牛拍个不停,我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拍下这头“牛”,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一件仿制品,而那重达188公斤的鎏金铜牛真迹此时正在杭州。因为战乱和盗墓,西夏文物大量流失或被毁,其中被俄国盗墓者盗走的数量就很是惊人,我国保留下来的西夏文物少之又少。作为西夏文物中的瑰宝,鎏金铜牛是国内最大最完整的西夏鎏金工艺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发现了它,守住了它。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在方圆4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九座帝王陵布列有序,140余座陪葬墓星罗棋布,座落旷野,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这些年,无论走到哪个省份,都去看形形色色的坟家。古人的近代的,英雄的文人的,成吉思汗的,孔子的……然而,没有哪一个陵园会令人生出这许多感慨。在西北的荒野中,王家原有的高贵繁华显赫不在,惟有荒凉萧索。即便是不少游客穿梭的身影,所映衬的也是陵园更加的寂寥。天阴沉沉的,风化的陵墓和残垣断壁更显荒凉,游客们的观瞻也匆忙和急促。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人们对埋没黄沙中的楼兰古国耳熟能详,却鲜有人知另一个曾经辉煌无热衷铁血征战的血性王朝——西夏。我这个自以为爱好历史的人,居然也是今天才得以导游的解说中,知晓西夏国曾有那么多的惨烈与悲壮。公元1034年,年少时就认定“英雄之生从当王霸”的李元昊立国,开始了党项民族无比豪迈的开元。1227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灭国屠城去根,从此西夏后人不敢认祖,从此西夏文化四下散轶。所以,虽然西夏与宋、辽、金鼎足而立189年,历经10代西夏王统治;虽然他所用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名号——“大夏”。然而时至21世纪的今天,身为“华夏子孙”,我们中又有几人能知,“华夏”原来源自这个“大夏”!一个盛世王朝只给后人留下这么少的碎片,让人感叹和费解。

  文明易碎,时光易逝,西夏的历史正如无法修补的碎片。然而,无法重寻的,何止是西夏的历史。然而惊醒和补救为时不晚。3天前,9月19日,杭州市民为鎏金铜牛和石雕力士支座举行了盛大的开箱仪式。此前还为开箱仪式还在全市征集参与开箱的市民,参与者众。在我的印象里,杭州还没有过一个文物展有着如此大的声势。“这座铜牛价值1亿元”,虽然这种夸张的字眼过于浮华,有着为招眼球哗众取宠的嫌疑,但我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中国的文化那么古老,中国的历史那么悠久,让更多的人“知道和看见”,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西夏博物馆,具有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

9月22日,西夏博物馆中的鎏金铜牛

  

9月22日,杭州市民观赏国宝级文物--出土于西夏王陵的鎏金铜牛。新华社资料图片

  

9月22日,杭州市民观赏出土于西夏王陵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新华社资料图片

 

西夏王陵资料图片

 

9月22日,记者在西夏王陵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杨俊霞 编辑: 杨俊霞
·“印象宁夏网上行” 互联网新闻宣传活动启动   2006-09-22
·【专题】印象宁夏——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   2006-09-18
·图文:参会代表及采访团记者参观宁夏新闻网   2006-09-22
·第七届中国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沙漠探险挑战赛   2006-09-20
·“2006宁夏社会发展论坛”在银川开幕   2006-09-20
·3700万国债助推宁夏基础设施建设   2006-09-20
·西部大开发力挺宁夏工业   2006-09-20
·沙坡头美景   2006-09-19
·银川沙湖   2006-09-19
·银川唐涞渠夜景   2006-09-19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