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开始156米水位蓄水后,巫山小三峡水位逐渐升高,迫使生活在小三峡的猕猴纷纷向山上更高处迁移。为了使这3000只猕猴顺利“搬迁”,巫山县有关部门近期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助猕猴“搬迁”。
沿长江支流大宁河溯流而上没多久,船到了风景秀丽的滴翠峡,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叫声。循声望去,只见四五只黄褐色的猕猴正在河边一块开阔的岩石上嬉戏,石头上布满了玉米粒,有两只小猕猴正在捡食。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巫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设在滴翠峡的猴粮投放点。由于水位上涨,目前投放点离水面仅有不到2米的距离。
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巫山管理局副局长余昌荣说,三峡工程开始156米水位蓄水后,原来的猴粮投放点将被上涨的河水淹没,同时水位升高也使得猕猴的生活空间减小。为此,管理局一方面逐步上移原来的5处猴粮投放点,另一方面沿江延长投放区域,新增加3处投放点。同时,加大猴粮的投放量,缩短投放周期。156米水位蓄水以前,工作人员每周投放一次猴粮,每次投放500多千克,平均每个投放点100千克左右。蓄水后工作人员每周要投放两次猴粮,平均每处投放点增投20千克。“我们希望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保障猴粮的供应,同时拓展猕猴群的横向活动空间。”余昌荣说。
此外,为了避免一些猕猴在“搬迁”过程中“误入歧途”,巫山县有关部门还聘用了30多名护林员,在一些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峡谷地段,通过安插红旗、稻草人以及鸣放鞭炮等方法,引导猕猴到安全区域活动,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
小三峡是长江支流大宁河在巫山境内河段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雅称,全长50公里,是我国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