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其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已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的文化,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本刊组织有关专家,就如何建设和谐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专家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需要,也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
研究和谐文化,首先要对和谐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比较准确的界定。我认为,所谓和谐文化,基本的含义,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
中央党校哲学部副教授陈中浙: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迅速改善的同时,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社会更加和谐而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和谐文化的渴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突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凸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希望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我认为,构成和谐社会的条件有很多,但最基本或者说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是温饱,第二是法制,第三是文化。其中,文化应该属于最高层次。这是因为,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直接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以说,和谐文化正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
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和谐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而和谐则是这一传统中最重要的命题与核心价值。因此,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时,我们要努力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和谐文化建设接上传统的血脉,从而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风尚。
对于如何从传统中汲取和谐文化的资源,专家们各自发表了看法。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彭林: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从孔子开始,“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谐的理念清清楚楚。和为贵、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而不同等思想为历代先贤所推崇。为实现这些理念,古人还创造了许多行为规范。儒家的礼乐文化,就是用来培养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我国传统的成年礼、婚礼、相见礼等等,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理念,让人在喜闻乐见的仪式中感受亲情,感觉责任。平时对师长、父母、老人行礼如仪等,都是要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人们尊老敬长的意识和修养。《礼记》说:“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即使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也应享有人的尊严,得到社会的尊重。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规范和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依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殿卿: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抱有一种虚无的态度。不尊重自己的文化,这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费孝通先生曾大声疾呼中国人要有对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尊。不要一提中国文化就认为不如西方文化。应该看到,中西文化各有所长。中国文化强调“和为贵”,是一个贵和的哲学,现在则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现实性,甚至未来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文化上的妄自菲薄,增强信心。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善于扬弃,而且要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既要立足国情,又要与世界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只要我们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始终不懈地走创新之路,我们所建设的和谐文化就一定会以中国特色、民族智慧,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作出贡献。
建设和谐文化要结合当前实际
关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专家们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讨论。
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我们要辩证把握和谐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要看到,和谐只是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最高境界、最高理想。和谐与不和谐始终是相伴而生,同时存在的。社会是否和谐,并不是看是否彻底消除了不和谐因素,而是看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领域和环节是否比较和谐。所以,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并不是无视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是要去掩盖和抹杀这些矛盾,更不是要激化和扩大矛盾,而是要尽最大努力弱化这些矛盾的强度,通过寻找和扩大共同点,取得有利于矛盾各方的最佳结果,从而促成社会关系和人们之间的团结、和谐。建设和谐文化,一定要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法,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前进论坛》主编李汉秋教授:建设和谐文化,国家要有长远的文化战略,要重视社会公认的文化价值的建设。一个社会要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品德高尚的人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誉,而品德败坏的人则遭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要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就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究竟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哪些营养、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等。当然,这一建设决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但是我们要有这样的战略考虑。
陈中浙:我认为,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当前实际。众所周知,中外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曾致力于理想社会的构建。在他们的经验教训中,有一点非常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所追寻的理想社会的模式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把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道德标准立得过高,过于理想化、抽象化,是无法实行和推广下去的。无论是儒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理想,还是道家“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和谐追求,均带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发展差异很大,在消融隔阂、缩小差别、增进和谐的方式和步骤上以及在应达到的标准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各地领导干部,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各地客观实际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李汉秋:温饱基本解决之后,人们的精神需求凸显,寻找精神家园成了迫切需要。妥善解决精神安顿,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因为精神有了安顿才能实现和谐。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的法律、分配、保障制度、监督机制、赏罚机制等等都需要抓紧建设,不仅需要外在的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而且需要内在的主体道德自觉性。和谐文化只有落实于个体的内在德性之中,才能深入人心。(记者王汉卫纪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