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怕”群众上访到“帮”百姓说话--长沙探索“大信访”力促社会和谐
长沙市以畅通民意诉求为突破口,视信访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来主动拓宽信访渠道,通过民意促进机关工作改革和干部作风转变,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从2006年5月起,长沙市任何一位上访人向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反映问题或提出诉求,只要在来信右上角注明“人民来信”或“群众来信”字样,邮费全部由政府承担。
与“绿色通道”一样,今年6月开通的“网上信访”也是长沙市主动“惹火上身”的举措之一。现在,上访人只要轻轻一点鼠标,所反映的问题即时进入全市联网的信访网络接访系统,长沙“网上信访”开通以来,已受理群众信访200余件。
与过去对信访采取的“躲、推、压”三字诀相比,如今长沙干部对信访有了新的认识。望城县委书记罗衡宁说,过去出于对稳定的片面理解,一些人往往将群众来信来访视作“洪水猛兽”。其实,老百姓的信访基于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一种宝贵的执政资源。
据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曹立军介绍,目前长沙已构建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衔接市、县(区)、乡镇(社区)、村(街道)四级的信访网络,重点地区聘请了楼幢信访信息员,90%以上的机关职能部门设立了“接访室”。
为了使信访反映的问题能真正转化为代表民意的压力,长沙市将信访工作与处理重大信访问题和突发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结合起来,信访部门拥有交办、督办、通报批评和建议处分权。2004年以来,因群众信访问题被长沙市委、市政府实施“一票否决”的单位有11个。
长沙市国土局副局长文雄说,过去我们的信访工作就是充当一下“传达室”的角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无关紧要,现在,信访实际上成了反映我们工作状况的“晴雨表”。
为增强工作的协调能力,长沙市各区县信访局长一般由政府办副职兼任。同时,所有新提拔的副县级、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在信访部门担任3个月的信访专员。
与此同时,长沙市还对信访进行一系列工作创新。如重大信访问题实行市县领导包案制,信访部门定期排查列出重大问题,每一位主要领导必须主动领取并限期办结。去年,市级领导包办的18起突出信访问题,全部得到妥善处理。
市级领导亲自接待上访群众日演进为一种工作制度。长沙市出台的重大信访事项听证制度,规定相关部门必须与上访群众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问题,使问题尽量化解在基层。
长沙市还出台干部下基层排查热点问题制度,近3年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3次“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使一批积累多年、群众反复上访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