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0万亿大关
在昨日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尽管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今明两年的投资反弹压力犹存,需要从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多方面入手,防范经济过热。
投资反弹压力犹存
社科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基本良好,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仍需继续加强和完善调控政策,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加强在土地审批、环保评价、技术要求、规模效益方面的严格管理。
课题组预计,明年的名义投资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上,约为22%,投资额将达到137520亿元,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投资反弹压力仍大,必须缓解投资在GDP中的比例持续攀升的问题。
“这是一个必须立即引起我们十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的问题。”课题组提醒说,连续多年存在的投资增长明显大幅度高于GDP增长的状况,使得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持续攀升,预计200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超过54%,2007年将可能进一步接近60%。
8月份当月投资增速明显下降,是否意味着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控制?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郭克莎说,宏观调控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现在宏观调控的效果还不巩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下一步需要继续观察宏观经济走势,适时进行政策的微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政府投资行为亟待规范
一些专家指出,防止投资反弹需要多处着力,其中,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应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
国家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张汉亚(张汉亚新闻,张汉亚说吧)认为,七八月份投资增速的下降可能有某些地方政府虚报数据的因素。各地都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投资的冲动比较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认为,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基本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但投资饥渴症并没有得到解决。他说:“每次政府换届都会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投资增长快的行政性周期,今年也不例外,且这个周期颇长。”
陈佳贵进一步解释,当前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推动至少表现为:在近3年经济高位增长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仍在发建设国债,今年就有800亿元;高达2300多亿元土地资金;违规使用各种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通过自设的投资公司向银行贷款,或政府担保借债搞建设;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等等。
陈佳贵认为,尽管政府投资的规模不算大,但导向性作用很明显,部分地导致了社会总体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速度加快,必须加以规范。
继续收紧钱袋子
对于明年货币政策如何“定调”,专家们倾向于适度从紧以控制流动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建议,明年的调控政策仍要以防止经济过热为主,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他认为,流动性过剩仍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扣”,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很难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和信贷投放过快。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充裕流动性,使得我国投资率居高不下,商业银行放贷意愿也很高。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量已经超出了年初的目标量。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章丽盛称,货币调控政策效应逐步体现,但货币政策调控仍处于反复阶段,央行或将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课题组则提出,针对目前货币供给、投资规模以及外贸顺差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适度提高利率,同时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汇率变动的灵活性,充分发挥金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也有专家建议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财税、产业等综合措施来降低投资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