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印象
“她完全没有主席夫人的架子”
45年的时光不短了,但76岁的宁乡县炭子冲老人欧凤球依然清晰记得,1961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带着夫人王光美第一次回家乡的情形:没有敲锣打鼓,没有盛大欢迎仪式,没有庞大的随从,有的只是刘少奇对家乡农业建设(公社食堂)的忧心忡忡,有的只是王光美对家乡人的亲切之情和刘少奇无微不至的照顾。
平生第一次吃到糖粒子
“我早知道了她(王光美)病逝的消息,心里堵得慌。”昨日上午,坐在少奇故居内的民俗文化展展馆里,欧凤球老人用手按着自己的胸口说,泪水在眼睛打转。
作为刘少奇家的邻居,欧凤球老人与王光美共见了两次面。老人说:“1961年5月6日中午,那天有点闷热,我正在家里吃饭,大队干部突然叫我上少奇家里去一趟。”
欧凤球和父亲、弟弟一起来到刘少奇家,还没走进门,刘少奇和王光美走到门口来迎接了。欧凤球说:“我当时有点紧张,不敢和主席坐一桌。”
刘少奇笑着说:“我是来了解农村情况的,我们又是邻居,坐吧。”王光美从内屋里捧出很多糖粒子给欧凤球父子三人吃,还给他们倒茶,刘少奇给每个人发了一根烟,牌子是“大前门”。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糖粒子,糖的包装纸上有一层白色薄膜,我们丢掉了没吃。”欧凤球说。细心的王光美说:“糖的包装的薄膜不要扔掉,是糯米做的,可以吃,很有营养。”
不停给主席扇风
少奇回家乡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炭子村的老百性同样也在为吃饱肚子发愁,他回家乡就是调研农村情况。
欧凤球介绍,少奇回来后,对家乡的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陪伴在主席身边的王光美心里也充满了担忧和心酸。说起来,这是她首次回婆家,看到婆家乡亲们的困苦,她心里也很难过。
刘少奇和欧凤球父子的对话是在在刘少奇故居的横堂屋里进行的。由于天气有点闷热,刘少奇在了解情况时,汗水直流,而他一直在记录、对话,无暇顾及汗水。见此,王光美连忙拿出扇子给主席扇风,扇了半个小时,一直没停。在刘少奇与他们的对话中,王光美从头至尾都没有插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听着,还几次给他们倒水。
“王光美当时穿一身蓝色外套,很朴素,完全没有主席夫人的架子。看得出来,他们夫妻很恩爱,王光美对刘主席真好。”回忆当时的情形,欧凤球老人赞叹地说。
家乡人不会忘记她
2003年,在刘少奇105周年诞辰时,王光美不顾82岁高龄,拖着虚弱的身体再一次来到故居。王光美为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花明德育园开园剪彩,率亲属向刘少奇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并瞻仰刘少奇同志故居。“我们会永远记得她。”乡亲们听到王光美去世的消息后,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
本报记者刘少龙实习生王芳凯
游客缅怀
她是刘主席的贤内助
本报讯日前,记者来到刘少奇故居,前来瞻仰伟人的游客络绎不绝。86岁高龄的原水利部副部长刘兆伦老人特意从广州来到宁乡,参观少奇故居。
刘老年轻时在延安当过干部,参加过抗日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过血出过力。和刘老同行还有十几位离休干部,老人谈起已经去世的王光美时,喃喃地说:“她是个好人呐,她不仅照顾了刘主席,更为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尽了自己的职责。她是一个合格的主席夫人,主席的贤内助。往昔的峥嵘岁月刻骨铭心,现在的人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者,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多来这里缅怀已作古的主席。”刘老说这翻话的时候,声音高亢,精神抖擞,曾经的岁月在他的脸上痕迹依稀可见。随后,老人和十几位离休干部向刘少奇故居走去,仿佛又找回了当年带兵打仗的感觉。难得来一次湖南,刘老打算把湖南的红色胜地游个遍,他们下一站去毛主席的故乡韶山。
老人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听说故居里挂有刘少奇生前和王光美的合影,他想和一同来参观的老伴在照片前合影,告别记者时,他悲伤地说:“可惜的是,照片上的两位老人现在都走了。”
实习生王芳凯记者刘少龙
她一直为家乡建设操心
宁乡县委县政府赴京悼念王光美
本报讯昨日,宁乡县委、县政府相关人员在县委书记虢正贵、县长黎石秋率领下,到北京解放军305医院王光美灵堂进行悼念。
虢正贵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悼念馆内的灵堂里,王光美的遗像被松柏和鲜花簇拥,挂在天蓝色幕布的正中。彩色的遗像上,王光美头发花白,面带微笑。几副白底黑字的挽联,挂在告别室南侧的窗前。”
虢正贵介绍,他们胸口佩戴白花,走进告别室,向鲜花簇拥的王光美遗像鞠躬致哀。由于他们是家乡人,就单独进行了悼念活动,他们与王光美的家人握手,一起回忆王光美老人回宁乡的情景。
王光美老人去世,宁乡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在炭子冲,乡亲们脸上都带着凄容。回忆起与王光美交往的点点滴滴,虢正贵说:“每次到她家去,她都要问到乡亲们日子是不是过得更好了,一直为家乡的建设操心。”
2000年,虢正贵第一次到王光美家拜访时,老人家身体还健朗,特意将儿子刘源叫回来,跟家乡来的老乡们聊天。王光美很关心家乡的建设,不时问起家乡以及故居的一些情况。
虢正贵记得当时王光美问:“以前(1961年)主席回家乡炭子冲搞农村调研时,曾经请一些乡亲(30多人)到家里座谈,现在这些老人健在还有多少?”
当听到“只有五六老人还健在”的回答时,王光美显得有些伤感。老人说:“家乡建设也应该多听听乡亲们的意见,乡亲们富裕了,你们这些当干部脸上才光荣。”虢正贵连忙说:“一定谨记教诲,好好把家乡建设搞好。”
王光美又问:“现在家乡的建设与以前(1997年,王光美在刘少奇100周年诞辰时第5次回宁乡)相比怎样?”
虢正贵介绍,与3年前相比,宁乡各方面的建设都好了很多,招商引资力度很大,新修很多道路,农民生活比以前也好多了。当听到家乡变化很大,王光美开心地笑了。
虢正贵介绍,他们每年都要到王光美家去一到二次,一是探望一下她的身体,同时汇报一下乡亲们的生活,“每一次,她都能为家乡建设出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