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外汇储备管理体系 ●界定适度规模确定富余储备
●富余储备应进行多元化使用 ●确定决策执行日常管理框架
让我们回顾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历程。在199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5年,储备上升相对平稳。2001年至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迅速推动了储备的飙升。到2003年储备的年度增量首度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368亿美元;到2004年,储备的年度增量达到2067亿美元。今年将是连续第三年单年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势头有增无减简单的推断是,在2008年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将超过1.5万亿美元,在2010年底则将突破2万亿美元。如果能够预见储备增长的峰值,那么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管理问题倒不是那么令人忧虑,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在难以判断中国外汇储备今后三五年可能达到何种惊人的程度。
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飙升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不可否认,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强大的对外支付能力,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宏观防范能力但其带来的挑战更值得深思。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有必要构思新型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
这个架构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动态地界定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并进而确定富余储备规模。关于适度外汇储备,至少需要考虑三个因素:适度储备的基准规模。目前和界定基准规模相应的因素包括:大约5-6个月的进口用汇、全部短期外债偿还用汇、中长期外债偿还用汇、外商在华已实现尚未汇出的利润、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规模等;考虑中国外汇储备特性的预留安全规模;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动态增量规模,考虑到中国迅捷增长的GDP和对外经济规模,因此适度储备规模也必然随之水涨船高。一个粗略接受的动态增量大致在GDP的2%-3%左右,也就是今后3-5年,适度储备规模可以每年向上调整约500-600亿美元,其余的外汇储备增量大致可以列入富余储备。遵循上述思路,那么目前动态的适度外汇储备的基准规模大致不会高于8000亿美元,其余可以视作富余储备。
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富余储备的多元化运用渠道,目前的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运用富余储备投资于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宗战略物资,尤其是能源、黑色和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运用富余储备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运用富余储备推进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运用富余储备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团队;运用富余储备填充社会保障资金的巨大缺口。
三,确定储备决策、执行和日常管理机构的框架。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框架,基本是央行依据中央银行法负责储备的经营管理,日常管理则由外汇管理局进行。这样极其简约的储备管理方式显然不能适应万亿美元储备的管理决策。因此需要对管理体系予以创新。
目前此方面的讨论尚不深入,我们认为,大致设想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由于适度储备的界定和富余储备的运用涉及诸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因此需要创立金融协调委员会来直接指定储备管理战略。二是适度储备和富余储备的分别管理,考虑到适度储备仍然用于金融领域,因此暂时可沿用外管局进行管理的模式;考虑到富余储备并不用于金融领域,而是根据战略决策进行的具体投资,则需要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来执行。三是即便是适度储备的管理,从国际经验看,也通常将头寸分为高流动性头寸和中等流动性头寸两部分,央行和财政部分别对这两部分头寸的管理负责,并且通常由财政负责决策。四是无论适度储备还是富余储备,都有必要尝试引入市场化的私人机构来参与管理,以便改善储备管理的绩效。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而拥有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无论如何是个不寻常的现象。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缺乏大战略、大思路,其负面后果不仅仅是目前改革成果的丧失,也可能使得多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果遭受重大损失。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何处去?是一个值得慎思谨行的课题。(钟伟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