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播发了新闻《山西平遥:小额贷款试点受农民欢迎》,以下为节目实录。
从去年年底以来,在央行的主导下,我国进行了小额贷款的公司试点,也就是探索由私人出资,设立不能存款,只能发放贷款的主要服务于三农的非银行机构模式。现在,这种模式的运转情况如何呢,来看记者在山西的调查。
这里是山西平遥,日升隆和晋源泰这两家以旧票号方式命名的小额贷款公司,去年12月在这里率先挂牌成立。两家公司分别由企业主刘维辉等3人出资1700万,和韩士恭等4人出资1600万组建。成立的前提是只能贷款不能存款,贷款的75%必须投到三农领域,75%的贷款必须在5万元以下。在这两家公司,记者看到不时有前来贷款的农民。少则三五千,多则三五万,农民或抵押,或担保,一般三天左右就可以把钱拿到手。
村民王忠庆说:“这面有信誉就好嘛。信用社过去贷根本贷不上。”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对农民而言,显然是雪中送炭。村民王慧借了10万块钱,用于买猪仔,进饲料,扩大再生产。村民李海春借了5万元,解决了养鸡场面对天灾疾病后的资金周转问题。从今年3月前后正式营业开始,到10月20日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日升隆和晋源泰两家公司分别累计发放贷款2721.1万元和2527.4万元。另外,小额贷款公司来自本乡本土,对农民状况较为熟悉,也能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副总经理郭桐良说:“到现在为止我们是两个100%,第一就是到期贷款100%收回;第二就是到期利息都按时100%收回。”
两大难题困扰小额贷款公司
尽管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发展仍然面临困境。目前,后续资金不足没有合法身份等问题,已经使得小额贷款的企业试点遭遇阻力。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被要求不能吸收存款,因此所有贷款只能来自资本金。日升隆注册资本1700万元,到8月下旬已累计放贷超过1600万元;晋源泰注册资本1600万元,8月初追加400万元,总计2000万元,已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997万元。两家公司如无后续资金补充,则将面临无资金可贷的局面。
晋源泰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韩士恭说:“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后续资金问题。”
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刘维辉说:“肯定下一步需要国家的政策。因为就是从注册资本来说,我们注册资本再多,也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补充后续资金,两家公司接触了包括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在内的不少中外资金融机构,但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盈利能力控股权等问题,大都没了下文。另外,小额贷款公司在工商部门注册,不是银行,谁来监管,如何监管等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答案。
平遥县副县长温启华说:“小额信贷对农民非常好,非常有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我们的小额信贷越走路越宽广。”
在央行推动下,目前已有五省区陆续建立了7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些试点突出显现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后续资金补充问题、合法身份问题、监管缺位问题等。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说:“中国缺这种机构。这个肯定比民间金融要更公开化一些。它还是在监管当局,至少是在它们的视野之内的。我觉得是可以加大一点试点的范围,另外对它们资金来源的补充应当给以一些宽容。”
联播观点:农村不能成为金融服务的空白地带
现在,正儿八经的银行都往城里挤,就连农村信用社也嫌给农民兄弟贷款成本高回报低,广大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成了金融机构不愿光顾的空白地带。金融机构不愿光顾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需求,这些空白地带于是成了老鼠会高利贷横行的地方。穷人,只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才有可能摆脱贫困,是否享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是农村获得平等发展机会的重要部分,我们应当向孟加拉人尤努斯学习,用创造性的办法来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