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来蓉参加中国气象学会第26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中央气象台台长、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矫梅燕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就市民普遍关心的气象预报准与不准的疑问做出了详细解答。矫梅燕说,天气预报准不准,与气象技术、老百姓自身感受以及预报人员的经验水平都有关系。目前我国针对未来2—3天的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可以达到70%—80%。
预报不会绝对准确
针对老百姓经常提出的天气预报不准的问题,矫梅燕说:“从科学技术绝对水平来讲,预报不会有绝对准确的,我们考虑的因素有限,我们有限的考虑与无限的大气状态,肯定存在误差。天气预报既要有科学数据、科学方法,预报人员也要有经验水平”。她介绍,用国际上的通用标准衡量,我国对降水、台风、暴雨的预报与发达国家接近,但还是有差距。不过,预报不确定是全世界共有的,如果按照严格专业标准,美国对暴雨预报只有25%的准确率。目前我国针对未来2—3天的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可以达到70%—80%。
预报准不准与个人感受有关
矫梅燕说,老百姓理解的准确率同气象学上的准确率有差别,例如预报成都有雨,雨下在成都北部,南部没有下雨的地方,老百姓就会说不准,这是因为预报在空间上不细。又例如预报成都降温5度,因为人的感受不一样,下雨后的降温比不下雨的降温感觉要冷些,老百姓也会因为自身感觉的差异认为预报不准。“老百姓认为的准不准,是要求预报要细致,这也是对预报系统的挑战”。
西南地区天气预报最难报
矫梅燕还告诉记者,西南地区的天气预报水平很不错。西南地区是全国气象预报难度最大的地区,因为这里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高原对大气的影响是天气预报的难点,所以西南地区的预报需要依靠很多地方性的方法和经验。“这里地区特殊,如果把东部很有经验的预报员调到西部来,他不一定做得好”。
院士给晚报气象专家团扎起
昨日来蓉参加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的气象专家里面,有两位四川老乡,他们都是我国著名气象专家。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另一位是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方宗义。两位著名气象专家盛赞本报的晚报气象专家团报道形式,并为晚报气象专家团出谋划策。
李崇银是达县魏兴乡人,是我国研究厄尔尼诺的专家。他说四川盆地的地形很特殊,“我有个计划,就是同四川高原气象研究所进行一项研究,专门针对今年的四川高温大旱天气”。
方宗义主要从事卫星气象和沙尘暴领域的研究,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记者问他成都有没有可能出现像北京那样的沙尘暴天气,他说,成都现在盆地内植被很好,要起沙尘暴不太可能。
李崇银寄语晚报气象专家团:科学需要宣传,科学不能炒作,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以科学的精神进行报道。
方宗义寄语晚报气象专家团:讲老百姓经历和正在经历的重大天气事件,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请确有经验的气象专家解释,深入浅出地报道。
今日小雨气温不降
昨日是霜降,气温有所下降。今天成都市区气温变化不大,会有小雨,秋日寒意渐浓,市民要注意添加衣服,小心感冒。明天小雨结束,气温将有所回升。
今天白天到晚上成都市区气温15℃—21℃,小雨,北风2级。明天白天到晚上成都市区气温15℃—23℃,小雨转阴,北风1—2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