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有句谚语是“艳丽新娘只能当几个月的明星”,其含义与中国俗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相近,如今俄罗斯武器出口商恰好就是这样一位色衰的“新娘”。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常年依靠中印两国巨额订单生存的俄罗斯军火商正面临“魅力下降”的问题,不得不寻找新的武器买家,被锁定的替补客户是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
俄明年要卖70亿美元军火
据《生意人报》披露,俄罗斯国营武器出口公司今年的外销指标是65亿美元,明年要达到70亿美元,与以往主要靠中印两国的订单来赢利不同,俄军火在今明两年主要流向中东、东南亚和拉美的新市场。
目前,俄罗斯重点抓住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这三大客户,为它们量身订作各种先进武器。俄军装备部海军司主任沙涅夫宣布,俄将向印尼海军提供6艘柴电潜艇,每艘售价至少2亿美元,它们将使印尼海军在马六甲海峡一带夺取无可争议的“水下优势”。在中断很长时间后,俄罗斯正在重返中东军火市场。俄罗斯同阿尔及利亚签署了约4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光向阿空军出售50架米格-29SMT战斗机的生意就价值15亿美元,阿尔及利亚现已成为继中国、印度之后的第三大俄罗斯武器买家。此外,俄罗斯还顶着美国和以色列的外交压力,履行向伊朗出口29套道尔-M1机动防空系统的合同,并寻求向其出售更高级的S-400防空导弹。
除了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外,俄罗斯还积极开发拉美武器市场。俄方正积极向委内瑞拉推销鄂木斯克生产联合体制造的新式伊尔-74型军事运输机,双方有望近期达成协议。稍早前,俄委两国总统还签署了一揽子军事合作项目。委内瑞拉将在5年内进口高达3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中印进入“进口武器消化期”
自从苏联解体后,中国和印度就成为俄武器出口行业的“大救星”,仅2000-2005年间俄武器出口创汇的80%都来自中印两国,以基洛636型潜艇、苏-30MK2战斗轰炸机、现代级驱逐舰、塔尔瓦级护卫舰为代表的大型技术装备订单如潮水般涌向俄军工企业。但从2005年开始,俄军火商在中印两国的市场开拓突然在一夜间遇到“寒流”,能拿得到的不过是金额少得可怜的零部件供应及后勤服务订单,这引起俄政府及军方的极大忧虑。
俄军备问题专家马基延科认为,大致有四种因素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出现:首先,中印在2000年定案采购的大型装备的交付工作在今年已全部完成,转入装备转换消化阶段。按照中印的传统,当这些俄式武器在基层部队的使用情况尚未得到反馈前,中印两国肯定不会贸然释放大订单的。其次,中印两国本身拥有雄厚的国防工业基础,其国产先进作战平台也进入了生产高峰期,外购武器的经费受到压缩。中印两国各军兵种显然在国产和俄式最新装备之间进行着细致的技术鉴定工作,以便确定下一阶段的对俄军购原则,能够代替的就在国内生产,短时间不能代替或者国内生产速度缓慢的装备则依然从俄罗斯进口。
第三,美欧军火商频频向印度暗送秋波,试图打开印度的武器市场。鉴于此,印度对采购俄式武器的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印度空军热心于向法国、瑞典及美国采购126架新一代轻型战斗机,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中国和印度都曾传出俄式武器供货期经常向后拖延等问题,再加上俄政府受一些保守势力的掣肘,在向中印两国出售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乃至技术转移上表现得颇为犹豫,也使得中印不再对俄罗斯提出的新一轮武器采购建议照单全收。
不可能摆脱对中印依赖
据美国蒂尔国际预测公司称,虽然目前全球有140多个国家拥有俄罗斯主战装备,约90个国家以俄式武器作为自己的国防基础,但像中国和印度这样购买力雄厚、与俄政治关系密切的国家却屈指可数,而更多中小国家却有心无力,无法购买附加值大的俄制技术武器,所以俄罗斯要保持国际军火出口的大国地位,离开中印的订单是不可能的。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专家叶夫谢耶夫指出,俄最近转移军售重点,是俄罗斯军工企业在寻找维持生产线运转的“最低限度订单”,等待中印下一轮采购高潮的到来。他认为,俄罗斯军火商要继续吸引中印两国军方的目光,应着力深化双边甚至多边防务概念性合作,俄罗斯武器设计单位可多参与出口新式武器设计概念及相关配套技术等“软产品”,既能提高中印两国民族军工业水平,赢得两国同行的好感,又能加强俄式武器在两国的影响力,为今后更多的俄式武器出口埋下伏笔。另外,俄罗斯还可以通过联合研制武器、主动放宽技术限制、加大制造技术授权等途径密切中俄、印俄军售关系,目前俄罗斯已邀请印度参与自己的第五代战机项目,并承诺将与印度分享关键技术。由此看来,俄罗斯武器必须进行“新的梳妆打扮”,才能赢得中印两国的芳心。▲本报特约记者秦鸥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马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