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副主任吴鸿玫被分别从家中带走。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小组24日在答复媒体关于“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副主任吴鸿玫是否涉及社保案”的问题时证实,两人正在协助调查。
“国资委官员出事,一些大的国资改革可能会暂时停下来。”一位上海的国资专家如是说。
上海本地股股改或受影响
社保案及凌、吴二人“协助调查”已经在上海国企当中引起巨大震动。
“虽然从长期来说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短期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一些事情需要查清后才能做。很多像股改这样的大事需要一把手来拍板,而社保案可能涉及到一些正在股改或重组的公司,他们股改或重组的进程也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一位国资研究人士说。
在该人士看来,近期不断被揭露出来的官商勾结案件也可能导致另一个后果,即在未来国企改革上,官员为了稳妥起见,对民企的态度会更为谨慎。
“现在找那些上海国有控股集团的老总根本找不到,要么是到上面去开会,要么就是在自己的公司开会,忙得不可开交。”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涉及到社保资金使用的公司被要求紧急催回资金,而这些公司大部分是房产企业,因为违规社保资金大多流向了房产领域。
有消息称,社保案发后,中环集团以及上海地产集团下的中星集团等国有企业都将原来转制方案全部取消,重新收归国有。
“原来我们职工可以持股,但现在因为社保案要重归国有。”中环集团的一位本来可以持股的员工对此非常有看法,在他看来,如果合法进行,房地产企业的私有化或者员工持股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另有消息称,上海方面已经有人提议,将所有大的国有地产企业全部合并,成立一个超级国有地产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之前上实收购城开、中华企业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据悉,原本上实收购城开已经完成所有程序,只等最后批准,预计将于8月就可以完成。然而社保案发,最后的“临门一脚”已经遥遥无期。
而除了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房地产企业外,更多的国有企业被要求自查,特别是上海的几个国有投资公司,如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总公司以及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他们被要求清查所有项目是否符合政府的政策和战略投资方向。
一些制造领域的国企因为基本与社保资金无关,资金运作相对健康而影响较小。
而作为国有产权交易主要平台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也已经很久没有接到进行产权交易的要求。
“虽然这两天还有一些涉及上海国有产权的交易,但是这些交易上报的时间都非常早,而且交易额都不大。进入10月份我们公司基本没有收到国有产权进行交易的要求。”一位从事国有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的公司经理对记者说。
国资管理思路反思
“此次上海社保案涉及到众多的国企资金使用违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对上海国企这几年的改革方向、改革方式及管理体制进行反思和梳理,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一位上海市国有资产规划投资委员会常任委员对记者如是说。
从8月上海爆发社保基金案以来,上海电气、新黄浦等几家上海的国资企业被牵涉其中,公司老总先后落马,最近又有传闻称上海的F1赛车和大师杯网球赛的场地涉嫌违规,郁知非“协助调查”。
一位接近上海国资委的人士表示,2002年2月,张荣坤的福禧投资收购国企上海路桥之前一个月才完成注册,其中的资质审查就很成问题,当时就引发了众多议论。
2004年3月至8月,福禧投资辗转获得上海电气10.94%的股份,在当时就让人们十分不解,作为上海国企出资人和监管方,上海国资委在审查和审批环节的一些行为让人起疑。
在上海国资改革中,曾出台具体规划,将上海市国资委下属的30多家集团公司大致分为三类处理,第一类是诸如百联集团、锦江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汽集团等经营良好,产业发展有前景的集团公司,这类企业要发展壮大;第二类企业就是要成为资产投资公司;第三类就是那些剩下的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产业前景不被看好的国有企业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或者国有资产的退出。
而在国资专家们看来,这种国资改革思路并无不妥,主要的问题出在缺乏相应的制衡。
“目前的国资管理体制下,国资委既是国企的出资人,又是管理者和监管者,有时候还是运动员,三位一体,治理结构很不完善。原先在企业出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很容易在政府管理方面存在。”一位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说。(记者:苑二刚、张岩铭、王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