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国产品牌的32、37、40英寸液晶电视,销售净利润都是负的。”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部总经理喻亮星最初从抽样数据中得出这个结论时也很吃惊。
但是厦华等彩电厂商的销售一线负责人肯定了这个观点。“情况确实是这样。”厦华中国营销总部市场总监石章明点头默认。
昨天上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了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研究第三季度报告。其中的部分数据,捅破了国内液晶电视制造商不愿触及的“窗户纸”。
虚假的销售繁荣
此次报告中,国内液晶电视的销量依然全线飘红。
今年3季度,国内液晶电视零售市场总销量88.6万台,比今年上季度增长19%,同比去年3季度增长173%;总销售额83亿元,比今年上季度增长9%,同比去年增长163%。今年前3季,国内液晶电视零售市场总销量227.4万台,同比增长208%;总销售额225亿元,同比增长217%。
但这仅仅是硬币的一面。
喻亮星介绍,今年9月份国产液晶电视的表现让人很意外。虽然32、37、42英寸液晶电视的毛利(售价减去面板、材料、人工等成本,约占售价的75%)是正的,但是净利润(毛利减去营销管理费用,约占售价的25%)却为负。今年前9个月,虽然有盈利,但是很微小。
这样的局面,对于液晶电视行业的新进入者,比如夏新、新科、明基等,无疑是沉重一击。“如果后续资金支持不够,很可能迫使他们退出。”喻亮星认为。
行业均价之下“走钢索”
国内液晶电视制造商目前的尴尬处境,很大程度上源于价格战。
有彩电制造商介绍,市场上热销的32英寸液晶,市场均价从年初的8600元一泻至目前的5800元左右。而第3季度价格降幅最大的是国产品牌40英寸,均价从6月份的13379元降至9月的10359元,降幅达23%。
“降价其实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伤得更厉害。”一主流彩电企业的营销老总感慨。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国产液晶品牌的价格,仅有海尔的价格接近行业均价。
该报告甚至拉响警报:受液晶电视的拖累,明年彩电业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报告显示,目前TCL平板电视销售额占到本品牌的比重是27%,创维、康佳、长虹、海尔分别是27%、20%、25%、24%。如果明年液晶电视销量增至670万的规模,该比重可能会达到40%或者以上。“彩电业一半是液晶电视贡献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液晶电视亏损,产业会不会亏?”喻亮星反问。
但是,国内彩电制造商会否放弃这把双刃剑,昨天在场的厂家都未正面回应。有彩电企业婉转表示,公司会加大采购规模,从成本上进行控制。( 贺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