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的父母因患艾滋病离世,10岁的她成了孤儿,与82岁的奶奶相依为命。2003年下半年,无情的艾滋病魔已在楠楠体内肆虐,生命快走到尽头的楠楠仿佛看见了天堂里微笑的爸妈在向她招手……如花的生命即将枯萎之际,一位叫张颖的好心人改变了楠楠的命运。
这位好心人是安徽省阜阳市商界巾帼女杰。她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评为“2005全国十大法制人物”。
□《民主与法制时报》特约撰稿张应松
深秋时分,空旷的中原大地一片萧条灰蒙。在阜阳市颍州区王官庄乡李村路口一幢矮旧平房前,每天的中午时分,都会准时出现一个穿着碎花布衫的小女孩,她靠在木门边旁若无人地双手合十动情地唱起《感恩的心》,路人听得出,女孩是在用心吟唱。唱歌的女孩叫楠楠,今年13岁。
商海巾帼人生坐标转移
1993年张颖从北京外交学院毕业后,与丈夫徐卫东投身商海,并且斩获不菲。1994年底,她来到故乡阜阳开办了当地第一家李宁运动服专卖店,年纯收入300万,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来,她转向投资餐饮业,短短5年间在阜阳已经拥有酒楼、比萨店、咖啡屋等6家实体,10多年打拼,37岁的张颖身家千万。
张颖虽人在阜阳,但自己的家却远在北京,她有一个聪颖活泼的儿子在上幼儿园。
凭着张颖的才智,她完全可在商海进一步发展。然而,2003年12月一天发生的一件事,却使她的人生坐标发生转移。
北方的冬天冷风刺骨,那天,身为当地商界名流的张颖受阜阳市民政局委托,陪美国汉普郡大学的社会学家肯·约翰逊了解阜阳孤儿的生活状况。一天内,他们马不停蹄走访了多个地方。在利辛县几名艾滋孤儿家庭里,他们看见所有孩子的屋里家徒四壁,冷风穿堂,孩子们的脸和手都被冻烂流黄水,观者无不鼻子发酸。在郊外一所孤儿院看到的揪心一幕更令张颖心碎,一大锅不见油星的白汤面条和一锅玉米糊糊,没有一丁点咸菜,这就是孩子们午餐的全部。衣衫褴褛的孤儿们排着队一人盛一碗蹲在寒风中狼吞虎咽。
孩子们就是这样生活着?若非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张颖强忍泪水把视线转向阴暗的天空。
华灯初放,在阜阳市南郊一家福利院里,当患有艾滋病已进入发病期的13岁孤女楠楠蹒跚挪到张颖面前时,张颖的全身一阵战栗:小楠楠蓬乱枯黄的头发布满了白色跳蚤卵,全身疱疹,耳朵还流着脓水,听力、视力几近失聪失明。经了解得知,楠楠80多岁的奶奶无力抚养她,唯一的姐姐在绝望中也远走高飞。
初为人母的张颖被楠楠的不幸遭遇深深震撼了,她想握握楠楠冰凉的手给孩子一点温暖,当时对“超级瘟疫”的恐惧使她最终未能伸出手。
第二天,张颖给楠楠买了件棉袄和一袋奶粉,临走时又塞给楠楠400元钱叮嘱她加强营养。几天后,张颖又从自己店里带上十几套运动服,还买了头100多公斤重杀净的白猪,送给孤儿院。忙完这一切,累得快瘫倒的张颖仍然感到不踏实,楠楠被病魔摧残的模样不时在她眼前晃动,一个如花的生命如果没有人挽留,可能就在这个冬天凋谢!
丈夫的误解和她对艾滋病的恐惧
那晚张颖失眠了。她好几次拿起电话想和北京的亲人商量,可又害怕他们担心或阻挡。次日早晨,张颖做出大胆的决定:带楠楠上北京治病。
2003年2月1日,还有10多天就过年了,张颖和艾滋病女孩楠楠正在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上。在北京经商的徐卫东兴高采烈带一家老小回阜阳过年,他本想提前归来给妻子个惊喜,不料来到张颖的公司竟然扑个空,一打手机才得知张颖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
夫妻俩婚后多年一直未红过脸,一向儒雅敦厚的徐卫东忍不住对着电话吼道:“你也不吭一声就自作主张!这事完全是该政府管的,一大摊子事等着你,你连自家的孩子都无法照料,却带个艾滋病孩子看病,你操的是哪门子心啊!”
张颖低声向丈夫解释和央求道:“毕竟是条鲜活的生命啊!孩子太小了,我不救她,她可能熬不过这个春节呀!”听着丈夫的愤怒与咆哮,她尽量压低嗓音,害怕楠楠听到产生想法。丈夫没容她说完就挂了电话。
张颖安静下来后,与北京地坛医院取得联系,安排紧急抢救楠楠。这是张颖第一次跟艾滋病人这么近距离接触,她既要安慰心灵遭受重创的楠楠,还得不时表现出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姿态。张颖一边给楠楠喂牛奶一边给她讲述北京的长城与故宫。楠楠似乎忘记了病痛,清澈的双眸充满了期待。
在医院里,楠楠上厕所要扶着她,吃住还在一块儿。张颖既紧张又害怕,每次双手接触过孩子后,紧张得头皮发麻,她迅速偷偷跑到厕所洗手,擦掉好几张纸。
在北京治疗期间花了两万多元,张颖还带着楠楠逛了北京城,给她买了过年的新衣服。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抗艾药物,张颖通过有关机构把兰兰的病历寄到美国,向国际人道慈善组织求援。
2004年秋,美国方面批准了楠楠的申请,成为国内第一个吃到抗艾病毒特效药的幸运儿童。终于,楠楠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遏制,体内的单位病毒载量急剧下降。
如今,小楠楠重返校园,由于生病,她现在还在上4年级,红扑扑的脸蛋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