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突出问题。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相对于对外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消费成为“短腿”。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抑制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很多,除了医疗费用上涨、子女教育开支庞大以及养老制度改革不明朗等原因以外,消费环境的缺乏诚信和竞争的无序化也迫使消费者捂住了钱袋。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欺诈消费者投诉数量明显上升。一些销售者和生产者虚假宣传、设计陷阱、偷换概念、隐瞒真情、混淆标准,诱导消费者掏钱购物,上当受骗。
“现在商场天天过节,天天打折,让人觉得特别不真实。返券限制也多,跑来跑去累死人不说,一不留神就掉到商家设的陷阱里去了。因此非不得已,我都不太想去商场购物。”北京消费者田女士有点无奈地说。
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市场更是一块尚待开发的风水宝地。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除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以外,消费不方便、不放心、不实惠已成为抑制农村消费的三大“拦路虎”。
可见,消费环境中的这些不和谐音符,已严重制约了国内需求的进一步扩大,消费者不敢花钱也不愿花钱。
为营造和谐、诚信消费环境,2005年起,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各部门在全国开展了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目前正在探索建立部门、地区、行业协会间对商业欺诈信息的共享机制。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流通业市场秩序,商务部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于近期出台了《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对商业零售企业虚构原价、降价、优惠折价,欺骗性有奖销售,在促销活动中销售不合格商品以及掺杂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欺诈行为予以规范。此外,禁止商业零售企业超期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行为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也已于近日颁布实施。
为推进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2005年起,由商务部组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力争在2007年底在全国建设25万家连锁化农家店(农村超市),覆盖全国7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调查显示,农村传统“夫妻店”改造为连锁超市后可使销售额增长2倍至8倍。以前是“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现在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放心地买到日用消费品、农资甚至是药品。
可喜的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和各项利好政策的实施,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增长呈加速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
商务部的监测也表明,今年以来城乡市场增长差距继续缩小,今年前9个月,城乡市场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2.0个百分点缩小到1.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