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李斌、杨文婷)“红心鸭蛋”、多宝鱼、福寿螺……近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呼吁,我国要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顺藤摸瓜,有效跟踪,使农产品质量有迹可寻、有据可查。
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严重、质量分级管理不够完善……这份题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指出,虽然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但是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还不健全,在很多方面亟待填补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层面,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刚刚起步。由于农产品分类、产品分类编码等缺乏统一技术标准,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建立受到严重制约,各地开展的质量追溯仅局限于小范围和个别产品。
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在报告中指出,要以农产品分类规则、产地分类编码等为研究重点,通过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数据库和共享技术平台,最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从而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的实施。
伴随着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向公众开放的多级授权的大型数据库及查询网络为依托,以国内及国际通查通知的农产品标签编码为线索的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与溯源信息技术,正在引领全球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一场新变革。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已经具有成熟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针对英国暴发的疯牛病,欧盟从2000年起要求各成员国标明牛肉屠宰和分割的厂家名称、营业执照序号及其所在地,通过产品追溯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