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谁的钱“修复形象”?
在饱受社会一系列关于行业垄断的指责后,包括中海油、铁道部、中国电信等央企,纷纷展开了一场场面向所有国人的各式各样的“公关战”。
首先,发起“减薪风暴”。在各种压力下,电力行业率先喊出了“减薪”的口号。有报道指出,电力部门将掀起减薪风暴,幅度高达30%至50%,以舒缓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引发的不满情绪。
但有专家质疑,当国企盈利还未能向国家分红时,“减薪”风暴只是一种姿态——既动不了垄断企业的奶酪,也增加不了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慈善捐助。2006年10月30日,在希望工程实施17周年之际,一家央企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2亿元。据悉,这是17年来国有企业捐赠给希望工程的最大一笔资金。
就在2006年10月25日,同一家央企也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6000万元人民币,资助基金会开展服务于残疾人的公益项目。
短短六天之内,这家央企就向社会捐赠1.8亿元!
“如此‘豪捐’的目的,很大一部分跟急于改善自身的企业形象有关。”有关人士作了这样积极的评价,“6000万元用于帮助残疾人,1.2亿元用于希望工程,这也是一了不起的大手笔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收入的分配完全是企业行为,外界无法干涉。”北京的一位公务员对此却持质疑态度,“央企获得的利润,是靠垄断和价格优势获得的,应该上缴国库,慷国家之财树自身形象,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80%的受访者有与这位公务员相同的看法。
第三,发布形象广告。金黄色的沙漠,渺无人烟的旷野,一位员工站在火红的加油站大厅下,热情地等待着每一个有可能路过此地的过客……今年3月,这条以“不仅着眼于企业利益”为主题的形象广告,频频出现在央视晚7时的《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上。
“这在以往,通常是竞争激烈的日用消费品以及民营企业家们的角斗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杨钟红副教授认为,“央企不应该砸巨资到这里做形象广告,央企高额利润的一部分是以消费者的福利为代价的。换句话说,它付给央视巨额广告费中的一部分,怎么能由普通民众来埋单呢?”
第四,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据了解,中海油集团正在编制2005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很快会对全社会公布。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率先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国有大企业第一次就社会责任发布专门的报告。
记者了解到,社会责任是涉及企业、民众、社区等多方行为主体的一个框架与概念,其标准的制定以及绩效的评估,自然离不开这些主体的共同参与,否则,“自己评自己”的报告很难客观、真切。
为此,不少人认为,相关企业纷纷推出社会责任报告,本来是好事,但如果仅仅是一种“自娱自乐”,就偏离国企形象了。在宏观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缺位的形势下,大型垄断国企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管理体制的重构这一长期制约国企发展的瓶颈。
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对64家世界级的企业在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排名显示,中石化集团名列第57位;在榜单中分居倒数第二、第一的也均为中国央企。
无论是减薪、做形象广告,还是捐助慈善和公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些举措就能够重树央企的形象吗?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数受访者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在先进的治理理念与管理体系上下功夫、出成绩,就忙活于品牌塑造与社会责任的“潮流”中,似乎不太合适。
寄望于打破垄断
“最根本的还是要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限制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的问题。
“逐利性是企业的共性,因此不要对垄断央企的自觉性抱有幻想,政府在必要时应对垄断央企进行拆分,引进竞争机制,弱化其资本及行业政策方面的垄断优势,强迫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生产效率。”杜立元律师认为,“中央还应该加快立法步伐,催生《反垄断法》早日颁行,从根本上斩除部分大型央企垄断的法律可能性,使所有企业的平等有序竞争在法律层面上能够得以保障。”
据了解,中央已经加速了《反垄断法》的立法进程。今年6月底,《反垄断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国家税务总局也在11月6日出台《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严格监控高收入者。其中,《反垄断法》(草案)和《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能不能针对央企研究出打破垄断行业高工资的办法,是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