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 “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从2000年至2006年,中国经济即将连续七年在8%至10%左右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内平稳较快运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指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
在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好形势下,居安思危,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和走上和谐发展之路,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中一些不协调因素和比例关系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加剧之势。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从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0.5%,财政收入增长20%左右,企业利润增长30%左右,速度和效益都是不错的,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49.8%,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9.2%,降低0.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资源消耗量大、污染排放多的第二产业,而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从消费、投资和出口来看,比例关系失衡情况更为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说:“当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在加剧。”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而在上世纪80年代曾达62%。
从出口情况看,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570亿美元,同比增加660亿美元,这使中国的贸易政策、外汇政策压力增大。
从人口、资源、环境情况来看,形势也很严峻。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人口急剧老年化;全国单位GDP能耗全年虽将有所下降,但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难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在上升。
“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指出。
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明年中国在协调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方面将采取的主要举措。中国将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继续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增强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高技术、信息化、生物产业等“十一五”重大专项工程。
调投资、促消费,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放在突出位置,成为明年中国在协调消费、投资、出口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中国将继续加强投资调控;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努力扩大居民消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
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切入点,明年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应对日益加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将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降耗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抓好钢铁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将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做好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