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8日电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欧阳淞在最新一期《求是》上撰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其重点是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文章说,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章强调,要以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提高服务和管理基层社会的能力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其重点是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是由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也是由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所决定的。要使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提高基层社会的管理水平。
完善服务和管理网络。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要创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群众的网络体系。要发挥基层单位、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逐步形成惠及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社区的基层党组织,要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正确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积极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以党组织为核心,逐步建立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管理、服务网络,形成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健全服务和管理机制。要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特别要主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健全和落实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基层干部接待和联系群众等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群众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提高服务和管理实效。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去办。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保障群众权益,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认真查找本地区本单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从急需办、通过努力能够办到的事情抓起,一段时间争取办成一两件实事,坚持不懈地办下去,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