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网民,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6年年度人物。
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是一台电脑的照片,显示屏上,一个硕大的“你”字,指向2006年中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位网民。《时代》周刊杂志以此展示,互联网的无数使用者和创造者正在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社会,影响世界。
网络科技发展之快,几乎超过每个人的想象。就在几年前,网络还仅仅被人们作为获取、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平台。现在,网上的互动交流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深广,政府与民间、机构与个人、国内与国外的沟通和理解,消融了多少无知和偏见,化解了多少矛盾和纠纷,使我们的个性得以张扬,思想得以表达,生活变得更丰富。
博客的迅速发展,更让普通网民享受到畅所欲言和自由表达的快感。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背景选择特定的话语方式,鲜明地反映出互联网在文化层面的平等。
不仅如此,网民自发组织的表达友情、善意和关怀的活动,甚至是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各种活动,从网上走入现实生活,感动着千万人的心。只在山东的大众网上,今年下半年就由网友自发组织了两次大型活动,救助了100多名贫困学子和困难群众,而大部分参与捐助的网友,我们只知道他们的网名。
变化是表层的。更为内在的是:孤独的网民个人,一旦以理性、负责的态度参与、加入到亿万人之中,就不再孤独和渺小。更为深层的是:由民主、平等、法治、责任、理性、宽容等关键词所构建起的现代社会的公民精神,也将在网络中逐渐形成。
一切都表明,“你”的存在和力量被充分注意和估量,“你”成为年度人物当之无愧。封面上是大写的“你”。可是,在网络中,“你”是否是大写的“你”?这不妨让每个网民引镜自照。
个人与个人的联合、互动,固然使网民变得强大。但这并不能改变网络的“双刃剑”性质。它曾经杀死网民的理性,陷人于迷惘之中。据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我国网民总数为1.23亿,其中18岁到24岁的青年占了1/3。一些年轻人在网上耽于游戏和聊天,甚至沉溺于色情和暴力。网络上的你,是否不但没有感受到用于正途的激情和青春的力量,反而是日渐颓废和消沉?
置身虚拟世界,面对网上谣言,你是否具备运用常识和理性进行分析和辨别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泥沙俱下的时期,面对网络上的地域偏见、阶层歧视,以及莫名的仇恨情绪,你是否仍能怀有宽容和友善的心?“多数人的暴政”更容易以貌似民主的形式在网上形成,对此你是否有足够的理性和坚持,并为营造健康的网上舆论环境尽力?还有,个人以博客形式自由表达,但无论何时何地,自由都是有边界和限度的,如何才能在强调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去侵害他人的权益?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做一名责任公民。健康的网络,要求每个人做一名责任网民。只有这样,网络中的“你”,才是大写的“你”,千万个“你”汇聚起来的力量和激情,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刘成友)
|